山如砺,河如带,我朝车书大无外。东渐西被朔南暨,四海茫茫与天际。
番国波臣群稽颡,职方年年图王会。翁洲东南第一关,汪洋波涛通万派。
清晨放去流求船,飞烟一道金崎界。更历闽广达安南,扬帆西上路迢递。
马塍暹罗噶喇吧,弥漫天风惊砰湃。柔佛吕宋𠲰𠰺吗,纷纷岛屿列海裔。
深目长鼻椎髻来,百物罗罗凭市侩。扶桑之东虞渊西,竞向中华献珍怪。
氍毹毾缎羽毛,多罗斗缕布火毳。白檀青木阿萨那,鸟卵象牙间玳瑁。
鹦鹉如雪或如丹,孔雀似锦鸟倒挂。玻璃瓶盛红毛酒,色艳琥珀酌大贝。
峨舸遥出水晶宫,千尺帆樯来月竁。区宇隘前朝,幅𢄙越往代。
纵横谁知几千程,秦皇汉武徒夸大。间立海岸望晴空,闽商欣欣输关税。
诗句原文:
山如砺,河如带,我朝车书大无外。
译文:
群山如同磨刀石般锋利,江河宛如腰带般蜿蜒;我朝疆域辽阔,与四方相连。
赏析:
首句“山如砺”描绘了连绵的山脉,它们如同精磨的利刃一般,展现出大自然的雄壮和坚毅。而“河如带”则形象地比喻了蜿蜒曲折的江河,仿佛一条华丽的腰带,将大地紧紧系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传达了一种豪迈和宽广的胸怀。
接下来的“我朝车书大无外”,则是对国家疆土和民族融合的自豪表述。在中国古代,“车书”原指车舆上的旗帜,后来泛指国家的疆域和文化,“大无外”则表达了一种包容天下、无所不包的气魄。诗人通过对这一宏大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国家疆域广阔和民族团结的自豪与自信。
最后两句“东渐西被朔南暨,四海茫茫与天际”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宏大的景象。这里所说的“东渐”指的是东方国家的逐渐强大,“西被”则意味着西方的势力范围。“朔南暨”指的是北方的广大地区,而“四海茫茫与天际”则将视野扩展到了整个世界,甚至无边无际的远方。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疆域的自豪,也展现了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宏大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壮丽的古代中国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