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信谁家先一旬,哀弦欲绝黯伤神。
关山断梦初黄叶,时节惊心又白蘋。
湘水浅寒无睡夜,衡阳凉月未归人。
南来枉诉羁愁苦,我已天涯十载身。
【注释】
①雁:候鸟的一种,秋天北飞,春天南飞,有定时。
②旬:十日为一旬。
③黯伤神:形容心情极为悲愁。
④关山断梦初黄叶:指诗人在秋日黄昏时,看见关山之上落叶满地,想起家乡,不禁泪湿衣襟。关山,泛指北方的山。
⑤时节惊心又白蘋:时序变换,触动人的心灵,使诗人想起了故乡,又见江面水草生满,故感伤心。时节,时间、季节。
⑥湘水:湘江,位于湖南省。浅寒:天气冷得让人感到凄凉。
⑦衡阳:地名,今属湖南省。凉月:清冷的月亮。未归人:没有归来的人。
⑧南来:从南方回来。枉诉:徒劳诉说。羁愁苦:久居他乡的愁苦。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右拾遗。诗人因直言进谏得罪了宦官权贵,被贬到湖南郴州,在郴州住了十年,过着飘泊不定的流浪生活。这首诗就是诗人在郴州时写的。
首句“秋信谁家先”写诗人对秋讯的敏感。“先”字表明自己比他人更早觉察到这一自然现象的出现。
二句“哀弦欲绝黯伤神”,描写自己听到雁声而引起的悲哀之情。“哀弦”是说听到哀切悲怨的琴瑟之声;“黯伤神”是说悲伤到了极点,连神志也为之迷惘了。这两句写出了秋雁南飞的情状,以及诗人由之而产生的悲哀心情。
三、四两句“关山断梦初黄叶,时节惊心又白苹”,进一步抒写诗人因秋风而引起的种种感触。“黄叶”和“白苹”都是秋天的象征,诗人以“断梦”、“惊心”等词来形容自己因思念家乡而彻夜不眠的情景,从而更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南方的深切怀念。
五、六句“湘水浅寒无睡夜,衡阳凉月未归人”,紧承前文,进一步写自己在外飘泊的愁思。“湘水浅寒”点明了地点是在湘江一带,湘江一带秋日寒冷,使人难以入睡。“衡阳”是湖南的一个郡名,即现在的衡阳市,这里指代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凉月”指清冷的月光。“未归人”,指远在他乡不能回乡的人。这句诗既写了诗人自己在外漂泊的寂寞和孤独,又暗含着自己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的不幸遭遇。
最后两句“南来枉诉羁愁苦,我已天涯十载身”,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感慨。“南来”是指诗人刚到郴州时说的;“枉诉”即徒劳诉说的意思;“羁愁苦”是指因长期流落异地而不能回家的愁苦。“已”是已经的意思,“天涯”指遥远的天边,这里是用典,意指远方的京城长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从南方回来过,但是徒劳无益地诉说着我那无法排遣的羁旅之愁,如今我已经在外漂泊了十个年头了。
全诗通过写自己的哀怨与愁苦,抒发了诗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的不幸遭遇。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悲怆情怀。语言简练含蓄,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