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蛮夫婿贵通侯,珠翠笼镫夜不休。为看鳌山如白画,瓦盆争照牡丹头。

秦淮河畔的夜与春

秦淮竹枝词,一曲哀愁的江南小曲。在明月清风的夜晚,我独自漫步于秦淮河畔,耳畔是那轻柔的琴声,眼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诗里写的是征蛮夫婿的贵气,珠翠笼灯下的繁华,夜不能寐的思绪却如这流水般绵延不尽。

“征蛮夫婿贵通侯”,这句似乎带有一种讽刺的味道,权贵们的荣耀背后,是无尽的欲望和空虚。他们沉醉在这短暂的荣华之中,却不知岁月无情,终将一去不复返。

“珠翠笼镫夜不休。”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些华服丽人依旧灯火通明地享受他们的奢华生活。但在这繁华背后的是寂寞,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

而“为看鳌山如白画”则让人联想到节日里的盛景,人们欢聚一堂,笑语盈盈。然而在这喜庆的背后,是离别的痛苦,是在欢乐中隐藏着对家人、朋友的深深牵挂。

“瓦盆争照牡丹头。”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人们争相欣赏着盛开的牡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在这喜悦中,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牡丹花下的美丽,又有多少人能在欢笑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呢?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秦淮河畔,感受到了那种既繁华又落寞的生活状态。每一个场景,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的弦。

秦淮竹枝词,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篇,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社会的百态,人心的冷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是否也应该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心灵,听听自己的心跳?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意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月已高,秦淮河畔依然灯火阑珊,而我的心,也随着诗句中的旋律,飘向了远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