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喃叭哩溯滩头,万壑千岩泻素秋。
山卷云烟开北向,水分清浊合东流。
金沙泉溢寒光沸,玉岫源倾练彩浮。
闻道瞿唐常倒峡,此间原自有龙湫。
【注释】
沙喃:水声。叭哩溯滩头:溯流而上,到沙滩上。叭哩,水流声。
万壑千岩:指无数山涧和岩石。素秋:秋天,秋天的景色。
山卷云烟开北向:山峦被云雾笼罩,从北方向展开。
水分清浊合东流:河水清澈与浑浊相混合,向东流淌。
金沙泉溢寒光沸:金黄色的泉水溢出来,闪烁着寒光。
玉岫源倾练彩浮:像玉一样的山峰,其源头倾泻出白色的瀑布,瀑布上的彩虹浮动,犹如天上的仙女在跳舞。
瞿唐:山名,位于四川西部。常倒峡:常常被峡谷所阻挡。龙湫:传说中的神池,也称为龙潭或龙门,位于四川省奉节县西北约20千米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壮丽的山水风光。诗人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绘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三峡的雄浑壮美。
首联“沙喃叭哩溯滩头,万壑千岩泻素秋。”是写三峡水势浩大的情景。诗人把水流的声音比作喃喃私语,把水道上游的沙滩比作滩头,形象地写出了水流湍急、浪花飞溅的景象。接着又写山峦重叠的峡谷和千岩百仞的山石,它们都沐浴在清新凉爽的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这几句诗,不仅写出了三峡的险峻形势,而且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颔联“山卷云烟开北向,水分清浊合东流。”是写三峡两岸的景致。诗人用“卷”、“开”等动词,描写了江水奔流、山形起伏的动态美。“水分清浊合东流”,既写出了江面的宽窄不同,又写出了江水的流动速度,更写出了江面上的波纹和江中的水花。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势,而且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颈联“金沙泉溢寒光沸,玉岫源倾练彩浮。”是说金沙泉的水色像金一样,水汽升腾如同白霜,瀑布的波纹就像天上飘浮的彩霞。诗人把金沙泉和玉岫源并提,说明两个景点都很著名,都很有特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观察入微、形容生动的特点。
尾联“闻道瞿唐常倒峡,此间原自有龙湫。”是说传说中有名的瞿塘峡常常被峡谷阻挡,而这里却有龙潭。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