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终朝雨,凉风起竹扉。
斜阳随客至,浊酒过墙希。
命拙身还健,乡遥梦不归。
相留怜夜永,清露正微微。
七夕:七夕节
吴志伊:即吴伟业(1602—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明崇祯三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明亡后归隐,以著述为事,与侯方域、冒襄并称“南雷三友”。
检讨见过小饮:在吴伟业任翰林院检讨期间,曾因公事出使山东济南府。在赴济南途中经过家乡苏州时,当地县令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的送别宴会,他应邀参加并饮酒。
终朝:整天。
凉风:清凉的风。竹扉:用竹子做成的门户。
斜阳:夕阳。过墙希:穿过墙壁。
命拙:命运不好。身还健:身体依然健康。
乡遥:远离家乡。梦不归:梦中也回不到家乡。
相留怜夜永:互相挽留,因为夜晚漫长而感到惋惜。清露正微微:月光如清水般清澈,洒在地面上。
赏析:这首诗是吴伟业在清初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中的“七夕终朝雨”描绘了七夕这一天的天气状况,而“凉风起竹扉”则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气息。接下来的“斜阳随客至”和“浊酒过墙希”则分别描绘了夕阳西下和饮酒的情景,而“命拙身还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不好的感慨。最后两句“乡遥梦不归”和“相留怜夜永”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夜晚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