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东风雨乍晴,湖中画舫乱歌声。
七桥柳色青摇水,千佛山光绿上城。
名士今犹传历下,尚书终是怨燕京。
不堪往事重怀古,步向沧浪听濯缨。
诗句解读:
- 湖上东风雨乍晴,湖中画舫乱歌声。 - 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湖上景象,湖面上有一艘画舫正在演奏着音乐。
- 七桥柳色青摇水,千佛山光绿上城。 - 描述了七座桥梁和千佛山在湖上的倒影,颜色翠绿如画。
- 名士今犹传历下,尚书终是怨燕京。 - 表达了对历史上名人的怀念以及对古代城市(可能是济南)或北京的某种不满或遗憾。
- 不堪往事重怀古,步向沧浪听濯缨。 - 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感到不堪重负,决定走向沧浪亭去洗耳恭听。
译文:
雨过天晴,湖面上泛起了涟漪,湖中停泊着的画舫传来悠扬的歌声。七座桥梁映入水中,与岸边的柳树相映成趣,形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千佛山的绿色山影映在湖面上,美不胜收。虽然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曾游历过这里,但如今仍有人在回忆他们的故事。尚书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人物,他或许曾经怨恨过燕京这个地方。现在,面对这一切,只能感叹往事难以追回,于是决定前往沧浪亭,那里是一个可以让人洗净心灵的好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绘湖上景色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湖上”和“湖中”既是实景也是心境的象征,而“东风雨乍晴”则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预测的起伏。同时,通过对“名士”、“尚书”等历史人物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往昔历史的追忆与思考。最后一句“步向沧浪听濯缨”,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地点,也传达了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