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冷残照,高城欲暮天。
远山寒映郭,湖水暗生烟。
慷慨翻诗卷,凄凉听管弦。
不须论出处,客里总堪怜。
【注释】
秋日历下晚咏:秋日的晚上,诗人在城楼下吟诵诗篇。
斜日冷残照,高城欲暮天:夕阳西下,天色渐暗,高高的城楼就要落日了。
远山寒映郭,湖水暗生烟:远处的群山,在夕阳的照射下变得寒冷,与城的轮廓相映成趣。湖水在夕阳下显得朦胧,烟雾缭绕。
慷慨翻诗卷,凄凉听管弦:他慷慨激昂地朗诵起诗来,心情十分凄凉,听到远处传来的管弦乐声。
不须论出处,客里总堪怜:无需再讨论什么出仕与否,在这客居之地,也值得怜悯。
赏析:
《秋日登城楼上》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冬,时作者流寓梓州之永陵(今四川省三台县永泰镇)。这首诗通过登高览物,抒写羁旅之愁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全诗句句写景,却处处寓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首联“斜日冷残照,高城欲暮天。”描写了日落西山、城楼将要落日的景色。斜阳西沉,余晖未尽,给残照增添了些许温暖;而高耸入云的城墙,则似乎要与苍天相接。这一句中,既有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又有对时间的把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生之悲。
颔联“远山寒映郭,湖水暗生烟。”进一步拓展了视野。远处的群山,在夕阳的照射下变得寒冷,与城的轮廓相映成趣。湖水在夕阳下显得朦胧,烟雾缭绕。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慷慨翻诗卷,凄凉听管弦。”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他慷慨激昂地朗诵起诗来,心情十分凄凉,听到远处传来的管弦乐声。这一句中,既有对诗歌的热爱,又有对音乐的欣赏;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又有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
尾联“不须论出处,客里总堪怜。”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他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出仕与否,因为在这个客居之地,也值得怜悯。这一句中,既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又有对未来的担忧;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歌达到了一种平衡。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在羁旅之中的感慨、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人生哲学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