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堤与缕堤,直趋无支蔓。
有时善因依,一曲作铜堰。
月蹙修眉长,浑睹湘妃怨。
【注释】
黄河五堤咏·月堤:指《水经注》所引《洛神赋》,描写洛神与曹植幽会的故事,其中洛神在月夜乘船游于河中,因感曹操之恩情而作的诗。
夹堤(两堤之间)与缕堤(堤间小路):指洛神的游踪。直趋无支蔓:指洛神的去向是径直向远方而去。
善因依:善缘因由,指洛神与曹植相遇的机缘。一曲作铜堰:一弯新月像铁一样坚硬,把湘江两岸隔开。作铜堰,指月色如铜。湘妃怨: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娥皇、女英追至洞庭湖,泪落而成斑竹。
【赏析】
此诗为《洛神赋图题辞》,写洛神与曹植相会,乘舟沿黄河东流,途中偶遇湘妃,悲愁怨恨之情流露于自然景象之中。
开头二句,写洛神游踪及与曹植的相遇。“月堤”是洛神游踪的线索。“夹堤与缕堤,直趋无支蔓。”言洛神自洛水上溯,经过夹堤和缕堤,径直向远方走去。这里用“夹”字、“缕”字形容堤道的曲折迂回,突出了洛神的游踪的轻盈飘忽。“有时善因依”,言洛神有时也会顺风而行,依着美好的缘分。“一曲作铜堰”,用“铜”字形容月亮的明亮皎洁,使湘江两岸仿佛被月色所阻隔。
“月蹙修眉长,浑睹湘妃怨”。写洛神看到月光下湘江两岸的景致,感到无限悲伤。“月蹙”,形容月亮弯曲的样子,也暗示了洛神的心情。“修眉长”,“眉修长”,是洛神对月亮的体态特征的描写。“浑睹湘妃怨”,言洛神看见湘妃,便觉得湘妃也是在哀叹自己的不幸。
此诗通过描绘洛神与湘妃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洛神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全诗意脉贯通,情景交融,将人物形象写得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