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处亘地轴,蜿蜒宁计里。何处鱼鳞屋,陡觉鳌背起,愿巩千百年,黄流不到此。
黄河五堤咏·遥堤
黄河五堤中,有条叫“遥堤”。遥堤在郑州东北,是黄河上最长的一段堤防,也是古代黄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遥堤东起黄河南岸的荥阳市,西至开封市,全长130多公里。遥堤的修建始于隋文帝时期,当时为了防御黄河泛滥,保护中原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隋炀帝下令修筑了这条长堤。
遥堤的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施工队伍多达十万人,每天的工作都在十个小时以上。由于工程浩大,遥堤的建设历时三年时间才完工。建成后的遥堤不仅起到了防洪的作用,还成为了连接中原与江南的重要交通要道。
遥堤上的建筑群风格独特,既有南方的建筑特点,又有北方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望月楼”,它建于唐代,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可以俯瞰黄河全景。此外,遥堤沿线还有众多的庙宇、亭台、塔影等建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遥堤上的建筑群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还是一座文化宝库。在这里,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碑文。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遥堤》诗:“遥堤烟树绿,汴水夕阳红。鱼网收残雨,莺梭织细空。古来多少事,今见一时同。谁遣年年恨,唯将河水东。”这首七绝描绘了遥堤的美景以及人们对历史的感慨。
遥堤上的建筑群不仅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些建筑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遥堤也成为了游客们向往的地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赏析:
这首诗以黄河五堤中的遥堤为题,描绘了遥堤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遥堤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遥堤的美景和历史背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整首诗既展现了遥堤的自然风光,又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