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撼树走轻萚,霜枝夜夜啼乌鹊。千秋遗恨几皋鱼,我思古人今不作。
观山徐元人中豪,颓波滚滚能插脚。场室三载苦羁栖,谁与伴者陶公鹤。
哀感地祇上升闻,帝谕观火须洞若。炎官衔旨来墓田,火伞高撑势煜烁。
茅茨散作劫灰飞,元身翼主泪珠落。头额可焦肤可灼,赤子之心铁堪嚼。
帝曰汝孝宜汝嘉,三日即瘳可勿药。精诚耿耿格彼苍,孝根天性岂外铄。
喟余失怙守垩庐,三载视融两腷膊。朔雪压庐顿反风,此事追忆犹如昨。
得毋有主相冥漠,令我对此滋惭怍。葛藟绵绵枝条弱,海上衔石空填雀。
如君元精贯汤镬,坐火不死死亦乐。只今尚余炮烙瘢,举似刲股旧痕无隔膜。
徐道元庐墓吟
凉风撼树走轻萚,霜枝夜夜啼乌鹊。千秋遗恨几皋鱼,我思古人今不作。
观山徐元人中豪,颓波滚滚能插脚。场室三载苦羁栖,谁与伴者陶公鹤。
哀感地祇上升闻,帝谕观火须洞若。炎官衔旨来墓田,火伞高撑势煜烁。
茅茨散作劫灰飞,元身翼主泪珠落。头额可焦肤可灼,赤子之心铁堪嚼。
帝曰汝孝宜汝嘉,三日即瘳可勿药。精诚耿耿格彼苍,孝根天性岂外铄。
喟余失怙守垩庐,三载视融两腷膊。朔雪压庐顿反风,此事追忆犹如昨。
得毋有主相冥漠,令我对此滋惭怍。葛藟绵绵枝条弱,海上衔石空填雀。
如君元精贯汤镬,坐火不死死亦乐。只今尚余炮烙瘢,举似刲股旧痕无隔膜。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人父亲的作品。全篇以“哀”字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感。
首句“凉风撼树走轻萚”,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凉爽的秋风拂动着树木,轻轻摇曳着落叶。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父亲离去后家庭的变化,那种失落、空虚的感觉油然而生。
“霜枝夜夜啼乌鹊”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的氛围。乌鹊在寒风中鸣叫,似乎也在为失去亲人而哀悼。这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孤独感。
作者转入对自己父亲的回忆:“千秋遗恨几皋鱼,我思古人今不作。”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效仿古人的心情。因为自己无法像古人那样去追求功名利禄,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失落和痛苦。
“观山徐元人中豪”,描绘了徐家在山上的威风凛凛,但最终却未能延续下去。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痛。
“颓波滚滚能插脚”,这句诗描绘了徐家虽然衰落,但仍有一股顽强的力量存在。但这种力量也预示着他们无法再继续前进,只能默默承受这种命运的安排。
“场室三载苦羁栖”,描述了徐家的困境和无奈。他们在狭小的空间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谁与伴者陶公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陪伴自己的人的渴望。陶渊明是古代一位著名的隐士,他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喧嚣的世界。作者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被世俗所束缚。
最后两句“哀感地祇上升闻,帝谕观火须洞若”、“如君元精贯汤镬,坐火不死死亦乐”,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和反思。首先,“哀感地祇上升闻”,表达了作者对于整个事件的影响和感慨。地祇是古代对于神灵的一种称呼,这里指的是上天或神明的意思。这句话表明了整个事件已经引起了天地间的震动和影响,同时也暗示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帝谕观火须洞若”,表达了上天对于整个事件的态度和看法。观火是指观看火灾的过程,洞若则是一种比喻说法,表示非常明白和清楚。这句话表明了上天对于整个事件的理解和判断,同时也暗示了事情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最后一句“如君元精贯汤镬,坐火不死死亦乐”,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和反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整个事件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就像自己能够经受住烈火的煎熬一样,只要内心坚定,就能够超越生死的极限。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未来的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