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中原弃不收,年年家祭拜松楸。
荆襄未及留雄镇,关洛谁能扼上游。
天水至今无片土,临安终古有高楼。
衰年勿为南园诮,北伐原来为复仇。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书剑南诗后
形胜中原弃不收,年年家祭拜松楸。
荆襄未及留雄镇,关洛谁能扼上游。
天水至今无片土,临安终古有高楼。
衰年勿为南园诮,北伐原来为复仇。
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注释与译文:
- 形胜中原弃不收:形容地势或地形优越但被放弃不用,如同中原一样重要却被丢弃。
- 年年家祭拜松楸:每年在家举行祭祀活动,以松柏为象征。
- 荆襄未及留雄镇:指荆州、襄阳这些地方未能保留成为雄镇。
- 关洛谁能扼上游:问谁能控制上游地区,即指控制关中地区。
- 天水至今无片土:指天水的地域至今仍是一片空白,没有领土。
- 临安终古有高楼:指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杭州)始终有着高大的建筑。
- 衰年勿为南园诮:晚年不要嘲笑南方园林。
- 北伐原来为复仇:原本是为了报复而发起的北伐战争。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不满。通过对比北方的强盛与南方的衰弱,诗人感叹中原的失去和国家的不幸。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北伐胜利的期盼和对复仇的决心。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民族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