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西风鬓欲霜,消魂时节正重阳。
愁如绿水吹仍绉,人比黄花瘦亦香。
五夜悲秋蛩语急,一镫摇梦雨声凉。
年年携酒登高会,谁寄茱萸作佩囊。

重阳

帘卷西风鬓欲霜,消魂时节正重阳。

愁如绿水吹仍绉,人比黄花瘦亦香。

五夜悲秋蛩语急,一镫摇梦雨声凉。

年年携酒登高会,谁寄茱萸作佩囊。

注释:

  1. 帘卷西风鬓欲霜:西风吹动帘子,使头发变得像霜一样白。
  2. 消魂时节正重阳:重阳节是让人心伤的日子。
  3. 愁如绿水吹仍绉:忧愁像绿色的水面被风吹得波纹起伏。
  4. 人比黄花瘦亦香:人比黄花更显得瘦弱却散发出香气。
  5. 五夜悲秋蛩语急:在五个夜晚里,蟋蟀的叫声急促。
  6. 一镫摇梦雨声凉:一盏灯笼摇曳着,仿佛在梦中听到雨声,感觉凉爽。
  7. 年年携酒登高会: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带着酒去登高。
  8. 谁寄茱萸作佩囊:谁给我寄茱萸作为佩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心情。全诗以“重阳”为题,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人情世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帘卷西风鬓欲霜,消魂时节正重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西风吹动窗帘,使鬓发变白,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是重阳节的象征。而“消魂时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个时节让他感到心伤。

第二句“愁如绿水吹仍绉,人比黄花瘦亦香”,进一步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忧愁如同绿色的水面被风吹得波纹起伏,而人则比黄花更加憔悴。这里的“瘦”字,既形容了人的身体状况,也暗指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第三句“五夜悲秋蛩语急,一镫摇梦雨声凉”,描述了诗人在重阳节夜晚的情景。蟋蟀的叫声急促,仿佛在悲鸣;一盏灯笼摇曳着,仿佛在梦中听到雨声,感受到凉爽。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夜晚的心境和感受。

第四句“年年携酒登高会,谁寄茱萸作佩囊”,则是诗人对重阳节的一种期待。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带着酒去登高,希望能够找到寄托哀思的方式。而“谁寄茱萸作佩囊”则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境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