矍铄仙翁杖履春,童颜鹤发总精神。
年华七秩衣冠古,词藻千篇笔墨新。
花发鲤庭添秀色,月名马帐住吟身。
昌黎山斗群瞻仰,岂在功名论屈伸。
原韵寿王一如师七十
矍铄仙翁杖履春,童颜鹤发总精神。
年华七秩衣冠古,词藻千篇笔墨新。
花发鲤庭添秀色,月名马帐住吟身。
昌黎山斗群瞻仰,岂在功名论屈伸。
注释:
- 矍铄(jué shù):形容人老而精神饱满。
- 童颜鹤发:形容人的外貌年轻有活力。
- 七秩:指七十岁。
- 衣冠古:指穿着古代的官服。
- 昌黎山斗:指唐朝著名诗人韩愈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是向王一如老师的七十大寿贺诗。首句“矍铄仙翁杖履春,童颜鹤发总精神”描绘出王老师精神矍铄、童颜鹤发的形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接下来的句子“年华七秩衣冠古,词藻千篇笔墨新”则赞美了王老师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他的年纪虽已七旬,但依然保持着古老的风采,并且创作出了千百篇的新作品。
第三联“花发鲤庭添秀色,月名马帐住吟身”则描绘了王老师在庭院中散步,欣赏着美丽的花朵和月亮,同时也沉浸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最后一句“昌黎山斗群瞻仰,岂在功名论屈伸”则表达了作者对王老师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写作,而并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王老师的敬意和祝福,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