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轩玉槛最堪依,到眼容颜似觉稀。
素羽斜穿珠箔入,淡妆偏认玳梁归。
梨花月下争清影,柳絮风前换缟衣。
世态于今安可问,不如本色任翻飞。

注释:

  1. 瑶轩玉槛最堪依,到眼容颜似觉稀。
  • 瑶轩:美玉制成的轩窗(代指宫殿)。玉槛:玉石栏杆。堪依:值得依靠。
  1. 素羽斜穿珠箔入,淡妆偏认玳梁归。
  • 素羽:白色的鸟儿。斜穿:从一侧穿过。珠箔:珍珠串成的帘子。玳梁:古代建筑的横梁。
  1. 梨花月下争清影,柳絮风前换缟衣。
  • 梨花:白色花朵。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清影:清晰的影子。柳絮:柳树上的飞絮。缟衣:白衣服。
  1. 世态于今安可问,不如本色任翻飞。
  • 世态:世间的风气和习惯。安可:怎能。本色:本来的颜色和状态。任翻飞:自由自在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目为《白燕次朱绿卿韵二首》。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豁达。

第一句“瑶轩玉槛最堪依,到眼容颜似觉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瑶光闪烁的轩窗和玉石栏杆之间,一只白色的燕子翩翩起舞,它的羽毛如雪一般洁白,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华丽的殿堂中。它轻盈地穿梭在珠帘之间,仿佛一位高贵的公主,优雅而从容。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美好。同时,诗人用“到眼容颜似觉稀”来形容自己看到这一幕时的心情,仿佛这难得的美景让人感觉时间都变得短暂了。

第二句“素羽斜穿珠箔入,淡妆偏认玳梁归。”则转向了另一个场景:一只白色的小鸟从一侧穿过珍珠般的帘子,落在了华丽的屋梁上。这里的画面充满了动态感,小鸟的飞行姿态轻盈而优雅,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而“淡妆偏认玳梁归”则暗示了这只小鸟的打扮虽然简单朴素,但它却能在这华丽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象征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只要保持本色,就能自如地生活。

第三句“梨花月下争清影,柳絮风前换缟衣。”进一步描绘了这两种景物的美丽。梨花在月光下竞相绽放,它们的影子在水中摇曳生姿,仿佛在争夺着最美的一面。而柳絮在风中飘散,它们的衣裳在风中变换着颜色和形态,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里的“清影”和“缟衣”都是对景物特点的生动刻画,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最后一句“世态于今安可问,不如本色任翻飞。”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抒发。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我们往往被各种世俗观念所束缚,忘记了追寻真正的自我。但诗人认为,我们应该像那只白燕一样,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干扰,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升华。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白燕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追求真我、保持本色的人生哲学。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