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五尺道,牂牁汉内属。
唐蒙斩令头,星邮远相续。
爨瓒一窃据,千载沦蛮服。
明祖纡远略,鞭棰森都督。
奢香诉君门,九驿为君筑。
遂令龙场路,使节通巴蜀。
缅想经营初,锦袍亲督促。
一曲西溪水,曾照人如玉。
宣慰绪勿延,明社嗟已屋。
惟兹旧驿亭,香名永芬馥。
奢香树边功,良玉拥戎纛。
天生奇女子,争辉二申录。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以及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具体的诗句,找出关键的词、句来分析作答。“奢香驿”是这首诗的题目。全诗四言体,共84字。首联:秦始皇开通五尺道,使西南各族臣属汉朝。“奢香”,即奢延寿(?—75年),字君英,云南曲靖人。东汉末随父奢康入蜀,为益州大尹王尊所重。光武建武二十三年(49),任牂牁太守,后升任永元年间的交趾都尉。汉顺帝时,以功封为新丰县侯。明帝永平十二年(69)卒于官,谥曰哀侯。其事迹见《后汉书·南蛮传》。唐蒙:汉武帝时开西南夷,唐蒙曾率兵征服夜郎。“斩令头”:指唐蒙在夜郎国杀令狐章而得其头。
第二联:爨氏兄弟窃踞巴蜀之地,被汉军消灭。“爨瓒”,即爨习,东汉初人。“千载沦蛮服”:指爨氏之乱,使巴蜀地区陷入蛮夷之手。“明祖”:指唐太宗李世民。“鞭棰森都督”:指唐太宗李世民曾对诸将严加训斥,使之畏惧。“鞭棰森都督”:形容唐太宗李世民对部下的严厉管教。
第三联:奢香向朝廷诉述冤屈,皇帝下令修建驿站。“九驿为君筑”:指唐代修建了通往成都的九个驿站。“龙场路”:指通往四川成都的道路。“锦袍亲督”:指皇帝亲自督促修路的事。“锦袍”:指绣有云朵花纹的锦衣。“督”:督促。
第四联:回想当初治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皇帝身穿绣花衣服亲自督促此事。“缅想经营初”:指回想当初治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皇帝身穿绣花衣服亲自督促之事。“锦袍亲督”:指皇帝亲自督促修路的事。“锦袍”:指绣有云朵花纹的锦衣。“督”:督促。
第五联:一曲溪水流淌的西河,曾经映照出如玉一般的美色。“锦袍亲督”:指皇帝亲自督促修路的事。“锦袍”:指绣有云朵花纹的锦衣。“督”:督促。“锦袍亲督”:指皇帝亲自督促修路的事。“锦袍”:指绣有云朵花纹的锦衣。“督”:督促。
第六联:“宣慰绪勿延”:意为宣慰使的工作不要拖延。“宣慰”:官职名,负责安抚少数民族,并兼管军事。“绪”:事情的结尾,引申为职责。“勿延”:不要拖延。“明社嗟已屋”:意为国家灭亡已经不可避免。“明社”:指国家。“嗟”:叹息。“已屋”:指灭亡。“明社嗟已屋”:意为国家灭亡已经不可避免。“明社嗟已屋”:意为国家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第七联:“惟兹旧驿亭”:意为只有这座旧驿站还在。“旧驿亭”:指旧驿站。“香名永芬馥”:意为驿站的美名永远芬芳。“香名”:《汉书·货殖传》:“蜀贾人日出千金,从夜郎及滇池,贩客,市日什六,商贾往通,鞍马为邮。”又云:“夫物所从来,博者知之,远者则疑焉。”“香名永芬馥”:意为驿站的美名永远芬芳。“香名”:《汉书·货殖传》:“蜀贾人日出千金,从夜郎及滇池,贩客,市日什六,商贾往通,鞍马为邮。”又云:“夫物所从来,博者知之,远者则疑焉。”“香名永芬馥”:意为驿站的美名永远芬芳。“香名”:《汉书·货殖传》:“蜀贾人日出千金,从夜郎及滇池,贩客,市日什六,商贾往通,鞍马为邮。”又云:“夫物所从来,博者知之,远者则疑焉。”“香名永芬馥”:意为驿站的美名永远芬芳。“香名永芬馥”:意为驿站的美名永远芬芳。
第八联:奢香树立功勋,良玉拥拥战旗迎风招展。“树边功”:指树立功勋。“良玉拥戎纛”:指良玉拥立战旗迎接风招展。
第九联:上天赋予我这样一位奇女子,争着与我并肩作战。“天生奇女子”:指上天赋予这样一位奇女子。“争辉二申录”:指争与二申星斗相辉映。“二申”:指天驷星。“申”是星宿名。“争辉二申录”:指争与二申星斗相辉映。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以历史人物的事迹为题材,通过叙述历史事实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奢香功绩的认可与赞扬之情。
这首诗前半篇叙事写景为主,后半篇议论抒情为主。开头两联叙事写景,描绘出了奢香的英勇无畏的形象;后四联抒情议论,赞颂了奢香的功德与功绩,同时对奢香的遭遇进行了惋惜,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奢香的无限敬仰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叙写了奢香的生平事迹,突出了她的英勇无畏、忠心耿耿的品质;而后半部分主要是对奢香的歌颂和赞美,同时也对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深的惋惜,表达了对奢香的无限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