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卿,原名刘从益,金代诗人
刘从益是金代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浑源,字云卿,精于经学,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刘从益生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89年),卒于宣宗元光元年(1224年)。他的一生经历了金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和个人品格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从益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在监察御史任上与当路辨曲直,因得罪而去职。之后,他又被重新起用为叶县令,修学励俗,有古良吏风。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使他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云卿,原名刘从益,金代诗人
刘从益是金代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浑源,字云卿,精于经学,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刘从益生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89年),卒于宣宗元光元年(1224年)。他的一生经历了金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和个人品格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从益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在监察御史任上与当路辨曲直,因得罪而去职。之后,他又被重新起用为叶县令,修学励俗,有古良吏风。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使他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诗句解读与译文 诗一: 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 - 注释:题目中的“苏李”可能指苏轼和李公麟,他们合作创作了一幅描绘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吾党之直”的图画。此诗可能是对这幅作品的描述或评注。 - 译文:我为这苏李合作的画作题词,这是一幅描绘陶渊明濯足图的画。 诗二至七: 每句对应一首四行诗,表达了对画作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创作背景的理解。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逐句解读分析诗歌,从题材、体裁、主题、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入手,指出它的特色。本篇属于七言律诗。 “亲朋饷无时,邻里欢有佐。”首联点出岁末馈赠的盛况。亲朋馈赠无时不在,邻里相互赠送也忙得不亦乐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送旧迎新图。 “况当岁之终,可以具百货”二句承上启下
泛舟回澜亭坐中作 【注解】: 昔年醉回澜,犹恨身属官。 昔年:过去的时候;回澜:指回旋的波浪。犹恨:仍然遗憾、惋惜。 今年邂逅来,身与亭俱闲。 邂逅:偶然遇到。身与亭俱闲:身体和亭子都悠闲自在。 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 洗心:洗净心灵。水:指溪水的源头。照眼亭:指亭子的西边。 溪山如故人,喜我复来还。 溪山:此处泛指自然景物。故人:老朋友。喜我复来还:喜欢有我来。 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一日复一日,其来不肯迟。 - 描述时间的流逝,每一天都在重复,但总是不紧不慢地到来。 - 关键词:日、复(重复)、其(代指时间)。 2. 一冬复一春,既去谁能追。 - 描述冬天结束后迎来春天,但逝去的时间无法追回。 - 关键词:冬、复(重复)、春(季节)、既(已经) 3. 问岁果安往,懵不知津涯。 - 询问时间的真正去向,感到困惑,因为不知道它的界限。 - 关键词
【注释】 1. 世务方扰扰:世上的事务纷扰不断。 2. 人生何营营:人生何必忙忙碌碌。 3. 不出门:不外出。 4. 坐頣(yī)天地情:静坐在室内,欣赏天地间的景象。 5. 泰中有否来,阴极即阳生:阴阳消长变化,阴极则阳生。 6. 掀髯一笑起:露出笑容,形容心情愉悦。 7. 窗外风铎鸣:窗外的风铃被风吹动发出声音。 8. 看云偶独立:偶尔独自观赏天空中的云彩。 9. 踏雪时闲行:在雪中散步
过尉氏怀阮籍 朝来国门游,莫抵蓬池宿。 有怀阮步兵,豪气无捡束。 啸歌陟高台,长风振林木。 老眼何曾青,四海无一物。 万古留诗名,九原销醉骨。 居然方丈家,惜也微瑕玉。 涂穷道不穷,先生安用哭。 注释: 1. 国门:指国家的边界。国门游:指在国家边界游历。 2. 阮步兵:即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以豪放著称。 3. 豪气无捡束:豪放的气概,不受束缚。 4. 啸歌:吟咏歌唱。 5. 高台
注释: 1. 俗士苦纷竞,此心本无尘。世俗之人总是为了名利而争斗,而我本就清高不染。 2. 功名乃外物,了不关吾身。功名富贵都是外界的东西,与我无关。 3. 吾身复何有,形神假相亲。我的身体又有什么呢?只是形体和精神相互交融而已。 4. 天地开一室,日月挟两邻。天地之间就像是一个空间,日月就像两个邻居相伴而行。 5. 有生即有化,如晏之必晨。人的生命总会有变化
【注释】 日入了公事,援琴洗尘喧。——指公务繁忙。 秋堂一灯明,清响到夜偏。——秋天的夜晚,一盏孤烛照着空堂。 弹罢枕书卧,渺然梦青山。——弹完琴就躺下了,梦中是青山翠竹。 山英向我问,君驾何时还。——山中的花木向我发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家僮忽唤觉,惆怅不能言。——仆人忽然把我叫醒,我不禁惆怅不已。 【翻译】 日落时分,公务缠身,我拿起琴弹奏,驱散心中的烦乱和喧嚣。 秋天的夜晚
【注释】: 少:年轻的时候。饥所驱:被饥饿所迫。老为病所迫:因年老多病而被迫离开故土。东阡(zhun)复南陌:指故乡。阡陌,田间小路。急须沽酒来:赶快买酒来吧。浩歌草木振:大声歌唱时,草木也随之振动。起舞天地窄:跳舞时天地似乎都变得狭小了。二三子:几个朋友。主复谁客:谁是主人谁作宾客。同欢二三子,谁主复谁客:与朋友们一起欢乐,究竟是谁为主人谁为客人?大浪中: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波折。归真宅
和渊明始春怀田舍 家食自不恶,菽水甘清贫。 学道未有得,读书亦良勤。 虽勤竟何补,俯首愧古人。 静言阅世故,来者日月新。 况复抱沉疴,百忧无一欣。 安得卫生诀,益我华池津。 恍如一梦觉,不与万法邻。 野人借问我,恐是刘遗民。 【注释】: 1. 家食自不恶:在家吃饭自然不会不好吃,形容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 2. 菽(shū)水:豆子煮成的汤,指简单的饮食。 3. 学道:求学、研究道家思想。 4
李汾是金代的诗人。 字长源,太原平晋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元好问的挚友之一。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汾本名让,字敬之,后来改字长源,其名字在诗坛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他与元好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探讨诗文,这种友谊被后人传颂为“平生三知己”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 赵孟頫外孙。 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 元末曾官理问。 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 芒鞋竹杖,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 明洪武初知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生卒年: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