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醉回澜,犹恨身属官。
今年邂逅来,身与亭俱闲。
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
溪山如故人,喜我复来还。
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
韝鹰乍脱臂,但觉天地宽。
山阴忽回船,夜阑情未阑。
泛舟回澜亭坐中作
【注解】:
昔年醉回澜,犹恨身属官。
昔年:过去的时候;回澜:指回旋的波浪。犹恨:仍然遗憾、惋惜。
今年邂逅来,身与亭俱闲。
邂逅:偶然遇到。身与亭俱闲:身体和亭子都悠闲自在。
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
洗心:洗净心灵。水:指溪水的源头。照眼亭:指亭子的西边。
溪山如故人,喜我复来还。
溪山:此处泛指自然景物。故人:老朋友。喜我复来还:喜欢有我来。
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
有酒:指酒杯中的美酒。浇我胸,用美酒冲洗我的心灵。有花:指花朵的美丽。怡我颜:使我心情愉快。
韝鹰乍脱臂,但觉天地宽。
韝鹰:笼中的猎鹰。乍脱臂:突然挣脱了绳索。天地宽:心胸开阔。
山阴忽回船,夜阑情未阑。
山阴:即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一带地方。忽:忽然。回船:返回船中。夜阑:天快亮了。阑:尽。
【译文】
当年我在回澜亭醉酒,遗憾自己的地位低微像官一样拘束;
今年的偶然来到此地,身心都变得轻松自在,像在亭子里悠闲地休息一样;
洗心亭的水清澈见底,照眼亭的山峦美丽壮观,仿佛是久别重逢的好朋友一样令人高兴,我再次来到这里又见到了老朋友,心里充满喜悦;
举杯畅饮美酒洗涤我的心胸,欣赏美丽的花朵使我的心情愉悦;
突然之间,笼子里的猎鹰挣脱了束缚,让我感到心胸开阔;
忽然之间,山阴县的船只返回,夜已经深了,然而我的心情并未消沉;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春,作者时年五十余岁,在越州从事幕职公事。诗人以清旷的笔调描写自己在越州游览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昔年醉回澜”,回忆昔日与友人饮酒赏月的情景。“犹恨”,表现诗人的惋惜之情。“身属官”说明自己身居官场,不能尽情享受与朋友欢聚的乐趣,只能借酒浇愁,聊以自慰。“今年邂逅来”一句,写诗人此次来到越州意外之喜。“身与亭俱闲”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闲”字不仅表明诗人已从官场中解脱出来,也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闲适心态。
二、三两联,描绘了诗人游越州的所见所感。“洗心亭下水,照眼亭西山”二句,诗人由“洗心”想到“照眼”,又由“照眼”回到“洗心”。这两句既点出了地点,也暗寓了自己的心境:洗尽心中的烦恼,放眼观赏眼前的美景。“溪山如故人”,诗人感叹越州的自然景色如同老朋友一般亲切可亲。“喜我复来还”,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重游越州的欣喜之情。
第四联“有酒浇我胸,有花怡我颜”,诗人通过饮酒赏花来排遣心中的不快。“有酒浇我胸”一句,既是说喝酒可以暂时忘却烦忧,也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态。“有花怡我颜”一句,诗人将花儿比作美好的景象,用以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在越州游玩时的愉悦心情,也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第五联“韝鹰乍脱臂”,诗人通过描写笼中之鹰突然挣脱束缚的场景,表达了自己摆脱官场束缚后的轻松自在。“但觉天地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宽广和豁达胸怀。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笼中之鹰,形象地展示了自己摆脱束缚后的心情。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由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第六联“山阴忽回船,夜阑情未阑”,诗人在越州游览至山阴县时,忽然间回到了船上。虽然已是深夜,但他的心情并未消沉,反而更加兴奋。这一联既描绘了诗人游历越州的所见所感,也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夜阑情未阑”,诗人以“夜阑”结尾,既点明了时间,也强调了自己对越州美景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越州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