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壁金难掩,重帷玉亦残。
生茔石翁仲,死敛白衣冠。
抄岂同瓜蔓,丧惟剩柳棺。
凄凉萧寺里,鬼火不禁寒。

【注释】

己未:天干地支纪年方法中的第六个。正月十八日:古代以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为上弦月,十六日为望月,十八日为下弦月。此处指农历正月十八日。书事:写事情。复壁金难掩:用金饰装饰的墙壁难以掩盖。重帷玉亦残:用玉饰装饰的帷幕也变得破损了。生茔:坟墓。石翁仲:石质的翁仲像,一种古代的石刻人像。敛(lǐn):收殓、安葬。抄:同“铲”,铲除的意思。瓜蔓:这里比喻牵连。丧惟剩柳棺:只有用柳木做成的棺材。

【译文】

用金饰装饰的墙壁难以掩盖,用玉石装饰的帷幕也变得破损了。

坟墓里是石刻的翁仲像,死者被收尸时穿着白衣服。

清除罪行就像铲除瓜蔓一样,只保留柳木做成的棺材。

凄凉萧瑟的寺院里,鬼魂发出的光芒令人寒心。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认识。

首联:“复壁金难掩,重帷玉亦残。”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金壁辉煌的宫殿,如今却显得破败不堪;玉制的帷幕,也变得破旧不堪。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颔联:“生茔石翁仲,死敛白衣冠。”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生如梦,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活着的时候要像石翁仲一样坚韧不屈,死后则要像穿着白衣冠的人一样安祥安详。这两句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颈联:“抄岂同瓜蔓,丧惟剩柳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罪恶的看法。他用“瓜蔓”比喻罪恶的蔓延,暗示着那些与自己有关联的人也受到了牵连。而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只能留下一个柳木棺材来收殓他们的尸体。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尾联:“凄凉萧寺里,鬼火不禁寒。”这两句描绘了寺庙中荒凉的景象。在寒冷的夜晚,寺庙里的鬼火闪烁不定,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死轮回和世事变幻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对世间万象的敏锐洞察和深沉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