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作客此淹留,触绪能消万斛愁。
乡思望圆三度月,砧声凉送一城秋。
粮空宜学餐霞去,书富犹堪负笈游。
聚散年来类萍梗,何时听唱大刀头。
【注】
客中秋感:作者在中秋时节,客居他乡,触景生情,写下这首七律。无端作客:无缘无故地成为客人,滞留异乡。淹留:滞留。万斛愁:万斛的忧愁。指心中充满愁闷。三度月:三个中秋月,指三次中秋节。砧声凉送一城秋:砧声凄凉地送走整个城市的秋天。粮空宜学餐霞去:粮食吃光了,应当像仙人学着飞升到天上去。食霞:传说中神仙吃的彩云和仙果。《列子·汤问》:“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不高,钻錍其光;龙蛇不隐,藏其文章;精义绝伦,足为世用。是人何为哉?’曰:‘善游者之所能及,若夫飞而造天,挂于重阳者,吾弗能也已。’”。《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国有流沙之国,去我国数万里,居西南隅……有五谷不能种,八珍不能养,无牧畜牛马羊犬齿,惟蝯与六足蚔,实各有雌雄,性情均而形貌殊,一举而不得取。将适他境,土多虎狼,北有强敌。向之国富民殷,土沃宜禾”(见《列子·黄帝》),“食霞”、“餐霞”即指此。《列子·黄帝》:“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如江河!”伯牙死,所爱之徒尽散,钟子期死,伯牙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书富犹堪负笈游:书籍很丰富,仍可背着书籍到处游学。负笈(jié):背着书箱,泛指读书学习。笈,古时学者用来盛书的书箱。
聚散:团聚和离散。聚散年来类萍梗:团聚和离散的这些年就像漂浮在水上的浮草和浮萍一样。
大刀头:指代自己的作品,也喻指自己的诗歌创作。大刀头:唐李贺诗《苦昼短》:“东宫白日侍君主。”《旧唐书·李贺传》:“帝尝令试绝句,以‘石破天惊逗秋雨’为绝句,诏曰:‘贺诗清新俊逸,兼得元、白之体,又上合造化,下该人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写诗人因政治上的失意,长期漂泊在外,面对中秋佳节倍感寂寞惆怅,因而触景生情,借月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遣词造句凝练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