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薄林木,回飙鸣清商。
长宵剧悽冷,揽衣起彷徨。
推窗望霜空,夜色殊微茫。
薄云敛缺月,吞吐娟娟光。
数点南来雁,呼侣声悽怆。
言念素心人,隔此天一方。
大江不可越,惄焉摧中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首先,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对关键词进行赏析。“秋气薄林木”中的“薄”,“回飙鸣清商”中的“飙”,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秋气薄林木”意为秋天的气候使树木凋零;“回飙鸣清商”意为旋风声中传来清脆悠扬的乐声。“长宵剧悽冷,揽衣起彷徨”意思是长夜凄寒,我起身徘徊不眠。这一句是写诗人彻夜难眠,愁绪满怀。“推窗望霜空,夜色殊微茫”意思是推开窗户看那茫茫的寒霜笼罩着的天空,夜色显得特别昏暗。这两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孤寂悲凉的情绪。“薄云敛缺月,吞吐娟娟光。数点南来雁,呼侣声悽怆。”意思是薄薄的云雾遮住月亮,月亮时而露脸时而又隐去,发出微微的光。几行大雁向南飞来,鸣叫着,叫声凄切哀婉。这一句是写诗人看到南来大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不禁心生凄凉。“言念素心人,隔此天一方”意思是想念那位纯洁善良的女子,她现在却身在天一涯的地方。这两句是说诗人思念着那位纯洁善良的女子。“大江不可越,惄焉摧中肠”意思是大江浩阔不能渡过,使我内心痛苦万分。这一句表明诗人想要渡江而不能渡,只能面对江水感到无比惆怅与绝望。
【答案】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一首》)——这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人生志向而献身的宣言!
秋风起兮云飞扬(《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变化无常,万物似乎都在为之改变着自己的面貌。
长宵难明赤县天(《琵琶行》)——长夜漫漫,天地一片苍茫,令人无法看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万里之外的秋色让人倍感孤独和悲伤。
关山难越(《木兰诗》)——山河险阻,难以逾越。
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残存的船只旁,许多帆船已驶过去。
病树前头万木春(《将进酒》)——虽然大树已经衰败,但前面的万木依然郁郁葱葱。
落红不是无情物(《己亥杂诗》)——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它们化作春泥,滋养着新生的草木。
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船旁边,千万艘船只继续向前行驶。
病树前头万木春(《将进酒》——即使大树已经衰败,但前面的万木依然郁郁葱葱。
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而取得胜利!
会挽雕弓如满月(《木兰诗》)——能够拉满弓弦,把箭射得就像满圆的明月一样。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扬起征帆的远航可以横渡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