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春光绝可怜,清明谁把柳条牵。
馁而并及墦间鬼,不见飞飞插纸钱。
注释:
海上的春天风光真是令人难以忍受,清明节谁能把柳条牵来?
那些饿得慌的鬼,竟然一起来到墓前扫墓,可我看不到它们在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清明时节有感而作。诗中以“海”和“春光”为题,既表明了地点,又点明了季节,使诗歌有了明确的时间、空间背景。诗人面对眼前春光明媚的大好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哀伤之情,因为在这春意渐浓的季节里,自己却身陷狱中,不能与亲友团聚共度佳节。
首句“海上春光绝可怜”,诗人将视线从自身转向了广阔的天地,用“海上”二字来形容春天的辽阔无垠,以此来映衬自己的孤独与无助。同时,“春光绝可怜”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之情。
第二句“清明谁把柳条牵?”则是诗人对清明节的感慨与反思。他问,是谁将这柳条牵来了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习俗的不解,也暗示了自己无法与亲人团聚的痛苦。
第三句“馁而并及墦间鬼”,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在狱中的遭遇。他饿得发慌,竟与那些在坟墓间游荡的鬼魂相遇。这里的“墦间鬼”指的是那些因饥饿而死的鬼魂,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和世事艰难的感叹。
最后一联“不见飞飞插纸钱”,是诗人对自己无法回家祭扫亲人的遗憾和无奈。他看到那些飘荡在空中的纸钱,却无法与亲人一同飞翔,只能独自悲伤。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全诗通过对清明节习俗的描述和自己狱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艰难的感叹以及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