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稍杀北风劲,庶几可以借帆力。
况有山神预告期,未敢迟延误晷刻。
纵然掀簸我不妨,自矢平生志无惑。
澎湖奈较台阳高,往来尚须几梭织。
直到料罗最上头,南针方指巽方直。
朝暾未起早开船,舵工转舵日中昃。
犹恐太蚤不见山,驶回重把帆缭勒。
此时舟行亦怖人,浪比山高穿崱屴。
一起上欲干云霄,一落不知千万尺。
天光黝黯水光黫,天水胶粘合成色。
须臾月出冷无光,荡摇那辨轮盈蚀。
堆成万片碧玻璃,滉漾转使中心恻。
一舟难拟太仓稊,孑然中处我其一。
人生纷攘亦何为,何啻蝼蚁分疆域。
方兴浩叹忘颠危,出海请我舱中息。
神奇怪异百不闻,襆被蒙头守缄默。
天明试问澎湖山,但见毫芒一痕墨。
心疲力倦双睫交,梦魂已入南柯国。
道光壬辰1832三月十七日放洋
东风稍杀北风劲,庶几可以借帆力。
情况稍好一些,东风比北风弱,但仍足以利用风力。
注释:东风是指南方的风,北风是北方的风。这里指的是海风。“庶几”表示希望,“借帆力”表示借助风力行驶。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海上航行的困难,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希望在东风的帮助下顺利航行。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和坚韧。
第二句:况有山神预告期,未敢迟延误晷刻。
注释:虽然海上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诗人仍然担心可能会遇到意外。这里的“山神”可能是指海上的风向变化无常,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而“预告期”则表示诗人已经预料到可能会有这样的风险。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担忧。尽管当前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他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没有掉以轻心。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也展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三句:纵然掀簸我不妨,自矢平生志无惑。
注释:即使遭遇大风巨浪,我也无所畏惧,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里的“掀簸”表示大风巨浪,而“自矢平生志无惑”则表示诗人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受外界干扰。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困难,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四句:澎湖奈较台阳高,往来尚须几梭织。
注释:澎湖岛比台湾岛要高,所以往来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里的“梭织”可能是指船只在海上航行时,需要像织布一样小心翼翼地前进。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海上航行的实际情况。由于澎湖岛比台湾岛高,所以航行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以免发生意外。这种描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上航行的实际情况。
第五句:直到料罗最上头,南针方指巽方直。
注释:最终到达料罗岛的最上方,指南针指向正南方向。这里的“南针”可能是指指南针,用来指引方向。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海上航行的目的地。最终到达了料罗岛的最上方,而指南针也指向了正南方向。这种描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诗人的目的地。
第六句:朝暾未起早开船,舵工转舵日中昃。
注释:太阳还没升起就早早地开了船,船舵工调整船的方向在中午时分。这里的“朝阳”可能是指初升的太阳,而“舵工”可能是指负责操控船只的人。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海上的早起经历。太阳还没有升起,他就早早地开了船,而船舵工也在中午时分调整了船的方向。这种描写展现了海上航行的艰辛和挑战。
第七句:犹恐太蚤不见山,驶回重把帆缭勒。
注释:生怕早上就看不到山,于是返回重新整理帆绳。这里的“太蚤”表示早上,而“帆缭勒”则表示调整帆绳。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海上航行的谨慎和谨慎。他担心早上就看不到山,所以决定返回重新整理帆绳,以确保能够安全航行。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海上航行的认真和细致。
第八句:此时舟行亦怖人,浪比山高穿崱屴。
注释:此时航行也很让人恐惧,海浪的高度甚至超过山峰。这里的“浪比山高”形象地描绘了海浪的高耸入云的景象。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海上航行的危险和困难。海浪的高度甚至超过了山峰,使得航行变得异常艰难。这种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了海上航行的惊险和挑战。
第九句:一起上欲干云霄,一落不知千万尺。
注释:一起向上飞向天空,落下时却不知道距离地面有多少万里。这里的“干云霄”表示飞向天空,而“不知千万尺”则表示下落的距离非常远。
赏析:这句话展示了海上航行的神奇之处。从高空飞翔到地面,虽然只有一次飞行,但却经历了千变万化的距离。这种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了海上航行的奇妙和神秘。
第十句:天光黝黯水光黫,天水胶粘合成色。
注释:天色昏暗,水面发黑,天空与水面的颜色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色彩。这里的“黝黯”表示昏暗,而“黫”可能是指黑色的水面。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海上航行的环境。天色昏暗,水面发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这种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了海上航行的独特氛围。
第十一句:须臾月出冷无光,荡摇那辨轮盈蚀。
注释:片刻间月亮出来,光线很冷没有光泽,难以辨认月亮盈亏的变化。这里的“盈蚀”可能是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月光下的海面景象。当月亮出现时,光线变得很冷没有光泽,难以分辨月亮盈亏的变化。这种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了月光下海面的美丽和神秘。
第十二句:堆成万片碧玻璃,滉漾转使中心恻。
注释:无数波浪聚集在一起,犹如无数的碧玉碎片,反射着阳光闪烁不定。这里的“滉漾”可能是指波动不定的景象。
赏析:这句话形容了海上波浪的美丽。无数波浪聚集在一起,犹如无数的碧玉碎片,反射着阳光闪烁不定。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了波浪的美丽和壮观。
第十三句:一舟难拟太仓稊,孑然中处我其一。
注释:一个人驾驶一艘船真是不容易,孤独地独自在船上。这里的“太仓稊”可能是指仓库中的稻米。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独自在海上航行的感慨。一个人驾驶一艘船确实不容易,而身处其中更是孤独寂寞。这种表达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独自在海上航行的辛酸和无奈。
第十四句:人生纷攘亦何为,何啻蝼蚁分疆域。
注释:人生纷繁复杂,又何必在乎这些呢?难道不就像蝼蚁般划分领土吗?这里的“纷攘”表示纷繁复杂的意思,而“疆域”则是指领土。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应该超越这些纷扰复杂的东西,不要过于在意这些小事。这种看法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
第十五句:方兴浩叹忘颠危,出海请我舱中息。
注释:刚刚兴起的浩叹忘记了危险,出去请我舱中休息一下。这里的“方兴浩叹”可能是指刚刚兴起了某种感叹,而“舱中息”则是指在舱内休息一下。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海上航行时的心境变化。当他感到危险时,他会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种种危险,从而忘记当前的困境。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坦然。
第十六句:神奇怪异百不闻,襆被蒙头守缄默。
注释:听到了许多神奇的事物,但没有听说过任何奇怪的事情。这里的“袱被蒙头守缄默”可能是指用被子蒙着头保持沉默。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神奇事物的好奇和渴望。虽然他听说了很多神奇的事物,但没有听说过任何奇怪的事情,所以他用被子蒙着头保持沉默,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第十七句:天明试问澎湖山,但见毫芒一痕墨。
注释:天亮后试着询问澎湖山,只见那里有一道细微的黑痕像是墨迹。这里的“毫芒”可能是指极小的黑色痕迹,而“墨”则是指黑色的墨水。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诗人清晨观察澎湖山的情景。天亮后他试着询问澎湖山,发现那里有一条细微的黑痕像是墨迹。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了澎湖山的美丽和神秘。
第十八句:心疲力倦双睫交,梦魂已入南柯国。
注释:心力疲惫眼睛都睁不开,梦魂已经飘入南柯国。这里的“南柯国”可能是指梦境或者幻想世界。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疲惫不堪的状态。他的双眼都睁不开了,而他的梦想也已经飘入了南柯国。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梦想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海上航行的场景和心情变化,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勇敢和智慧。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