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西影泻月华残,城角玎玎漏滴阑。
夜气犹存深猛省,半生心事付长叹。
【注释】
三畏轩:即“畏斋”、“畏庐”、“畏客”等,都是宋代文人林逋隐居之所。
廓西:指林逋所居的孤山。月华残:指月光斜照孤山,光华已经微弱。漏滴阑:指漏壶的水声在深夜中回响,声音清越而凄凉。
深猛省:意谓深深地感受到人生的艰难。半生心事付长叹:意谓大半辈子的心绪都寄托在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之中,现在只能长叹不已。
【赏析】
林逋,字君复,钱塘人。他幼时聪颖好学,但性情恬淡,不喜与世俗之人往来。长大后,他隐逸于西湖孤山之畔,结庐为庵,取名“三畏”。他的《省心录》和《风入松》词传于世,其中一首《长相思》尤为人们传诵:“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林逋的诗词多写景抒情,此诗亦是如此。首句写景,次句写情,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
“廓西影泻月华残”,是说月亮的倒影在西边的湖面上流泻下来,映出残缺不全的月色。这里的“廓”字,既是指林逋所居的孤山,也是指孤山上的那扇小窗。孤山,即杭州的宝石山,山上建有亭台楼阁,林逋就住在那里。孤山的西面,有一个叫孤山的小山包,形状狭长,像一条卧龙,所以叫“卧龙山”,也叫孤山西麓。孤山西麓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叫孤山亭,林逋就住在亭子里。“廓”,就是孤山亭。“月华残”,指月光斜照孤山,光华已经微弱了。这里用“残”字,写出了月光被云遮住后的景色。孤山亭里,林逋正对着湖面,看着天上的月亮。这时,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把湖面照得一片银白。但是这轮月亮却渐渐地被云朵遮住了,露出了一道弯弯的缺口。那弯曲的月牙儿,就像一弯钩子,把整个湖面都钩了起来。“城角玎玎漏滴阑”,意思是从孤山亭的东面望去,可以看到城楼上那个报时的铜壶滴答作响,声音清脆悦耳,就像是敲在了心坎上。“漏”是古代计时器上滴水记时的一种装置,又叫漏壶,是古代计时的重要器具之一。“阑”(lán),是古汉语中的一个量词,表示一种计量单位。“漏滴阑”,就是指时间慢慢地流逝,夜越来越深了。
“夜气犹存深猛省”,是说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仍然清晰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夜气犹存”,是指夜晚的气息依然存在。“夜气”,在这里是指夜晚的气息,也可以说是生活气息。“深猛省”,是指深深地感到了人生的艰难。“猛省”,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突然地、迅速地产生某种想法或感悟。“半生心事付长叹”,是说大半辈子的心绪都寄托在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之中,现在只能长叹不已。“半生心事”,就是指大半辈子的心绪,也可以说是大半辈子的生活经历。“付”,是交给的意思。“长叹”,是一个动词,意思是不停地叹息。这里的长叹,不是一般的叹惜,而是深深地感叹,深深地惋惜、遗憾。
这首诗是林逋晚年的作品,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诗人通过对孤山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