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海中石,群瞻西竺人。
崚嶒天外现,仿佛如来身。
佛顶云生髻,伽趺草作茵。
千江明月夜,三岛碧波春。
常以杯为渡,浑疑鹫是真。
自心法本有,奚必问诸滨。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通过写海中的石、山外的天、佛顶的云等景物来描绘鼓山。
“突兀海中石”意思是:在大海中高高耸立着一座奇岩。突兀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石的意思是石头。
“群瞻西竺人”的意思是:众多的人仰望西方的寺庙里的僧人。
“崚嶒天外现”意思是:峻峭的山势仿佛从天上露出。崚嶒的意思是高峻的样子。
“仿佛如来身”意思是:就像佛祖的身体。
“佛顶云生髻”意思是:佛顶上飘动的云彩好像一个发髻。佛顶是指佛的头顶。
“伽趺草作茵”意思是:和尚盘腿坐在地上,如同草地上铺了一块地毯。伽趺是盘腿的意思;茵是地毯。
“千江明月夜”意思是:无数条江河映衬着明亮的月光。千江指的是无数的江水。
“三岛碧波春”意思是:三个岛屿沐浴在碧波之中。三岛指三个小岛或者三个山峰。
“常以杯为渡”意思是:我常常用酒杯当作渡船。以杯为渡,意思是把酒杯当成渡船。
“浑疑鹫是真”意思是:我完全怀疑这头鹫是一只真的。浑疑是全然怀疑的意思。
“自心法本有”意思是:佛法本来就在我的心里。
“奚必问诸滨”意思是:何必要向海边的人们请教。奚必是何必的意思,问诸滨指向海边的人们请教。
赏析:
《鼓山八咏》,作者未详,此诗写于福州,为五律八首。此诗描写福州鼓山之景,全诗意境清幽,富有禅意。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形象的描写鼓山的美景,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表现了一种闲适洒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