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凌波起,矶头棹几竿。
沙明鱼认饵,影落水浮峦。
太乙舟初泊,任公钓欲残。
半钩人坐月,绝顶夜忘寒。
好乘长风破,剧怜独茧难。
烟霞聊寄傲,即此是严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石塔凌波起,矶头棹几竿”:石塔在水面上耸立着,矶头放着几支桨。
注释:①矶头,水中突出的岩石;棹,船桨。
赏析:写景,描绘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画面。
“沙明鱼认饵,影落水浮峦”:沙岸上的沙洲很明亮,鱼儿能分辨出投进河中的鱼饵,渔人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山峦一样。
注释:①饵,鱼食;峦,山岭。
赏析:描写自然景物,写出了水天一色、鱼虫共舞的景色,表现了渔民捕鱼的繁忙景象。
“太乙舟初泊,任公钓欲残”:太乙(指太乙山,即今江西贵溪县境内的太白山)的渔船刚刚停泊下来,任公也收起了鱼竿要打鱼。
注释:①任公:任姓的渔翁。
赏析:描写人物动作,写出了渔民收工的情景。
“半钩人坐月,绝顶夜忘寒”:月亮升起的时候,有人坐在沙滩上垂钓,到了半夜,他忘记了寒冷。
注释:①半钩:指钓鱼时只将鱼线拉到一半的样子。
赏析:描写环境,写出了渔村的宁静与美丽。
“好乘长风破,剧怜独茧难”:趁着顺风好快地驶过去,可恨的是只有一根蚕丝难以完成。
注释:①剧怜独茧难:指蚕丝细,难以成结。
赏析:抒发感慨,写出了诗人的忧国之情。
【答案】
示例:石塔凌波起,矶头棹几竿。石塔在水面上升起,矶头上放着几只竹篙。
沙明鱼认饵,影落水浮峦。沙岸上的沙洲很明亮,鱼儿能分辨出投进河中的鱼饵,渔人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山峦一样。
太乙舟初泊,任公钓欲残。太乙山的渔船刚刚停泊下来,任公也收起了鱼竿要打鱼。
半钩人坐月,绝顶夜忘寒。月亮升起的时候,有人坐在沙滩上垂钓,到了半夜,他忘记了寒冷。
剧怜独茧难。趁着顺风好快地驶过去,可恨的是只有一根蚕丝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