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漾江面,犹如吊屈子。
湘水真无情,不救骚人死。
善招虽有玉,魂魄岂能起。
此中浪如山,险与洞庭比。
湘灵爱词客,漂泊多到此。
吞不惧蛟龙,香乃薰兰芷。
试听子规叫,幽恨孰能已。

【赏析】

《湘上遇雨》是唐代诗人李益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一首,描写了作者在湘江边遇雨的情景。前八句以写景为主,后两句则由景及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湘潭舟中(译文)
淡淡的月光映照在江面上,宛如屈原被放逐时的心情。
湘江的水真冷酷无情,无法拯救那骚人的死。
善招虽然有玉璧,但是屈原的魂魄岂能升天?
这地方就像山一样险峻,与洞庭湖比肩而行。
湘灵喜欢吟咏诗歌的人,他常常漂泊至此。
吞下蛟龙也不畏惧,香气可以薰染兰芷。
试着聆听子规鸟的鸣叫,幽怨何时能够消解?

注释:

  • 湘潭:今湖南湘潭县。
  • 漾:泛指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吊屈子:屈原,战国时楚国大臣,因遭谗陷被流放,投汨罗江而死。后人常以“屈原”代称忠贞之士。
  • 湘水:指湘江。
  • 善招:神话传说中的湘君,能召请神鬼。
  • 玉璧:圆形的白玉器,古代帝王、诸侯所佩带的礼玉。
  • 浪如山:形容湘江的水流汹涌澎湃如同大山一般。
  • 湘灵:即湘水之神,湘江的精灵。
  • 词客:诗人。
  • 蛟龙:古代传说中能引发洪水的神物。
  • 兰芷:香草名,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品质或事物。
  • 试听子规叫:试着听听子规鸟的叫声。
  • 幽恨:深藏不露的哀怨。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湘江边遇雨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的前八句主要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后两句则由景及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之中。整首诗既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又不失深沉的文化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