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隐晴月,雨叶含金光。
空堂虚无人,蟋蟀鸣长廊。
露草委砌乱,竹风虚檐凉。
秋色已不浅,菊英犹未芳。
美人惜时景,深夜徒慨慷。
搔首久延伫,薄寒生衣裳。
深意不可道,谁能慰中肠。
安得骑黄鹄,相携游巫阳。
秋夜
屋角隐晴月,雨叶含金光。
空堂虚无人,蟋蟀鸣长廊。
露草委砌乱,竹风虚檐凉。
秋色已不浅,菊英犹未芳。
美人惜时景,深夜徒慨慷。
搔首久延伫,薄寒生衣裳。
深意不可道,谁能慰中肠。
安得骑黄鹄,相携游巫阳。
【注释】
- 隐:隐藏。
- 晴月:晴朗的月亮。
- 雨叶:雨后叶子。
- 金:金色。
- 空堂:空荡荡的大厅。
- 虚檐:虚落的屋檐。
- 秋色:秋天的色彩。
- 菊英:菊花的花蕊。
- 黄鹄:指传说中的大鹏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天的细微变化,通过自然景物的刻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怨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手法,如“屋角隐晴月”象征着时间悄然流逝;“秋色已不浅”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
首联“屋角隐晴月,雨叶含金光”,诗人将天空中的月亮比作屋角处隐匿的物体,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换,同时雨水后的叶子上还残留着金色的光芒,这既是对秋天景色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颔联“空堂虚无人,蟋蟀鸣长廊”,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大厅里,蟋蟀在长廊上鸣叫,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颈联“露草委砌乱,竹风虚檐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露水落在地面上形成的小洼地杂乱无章,竹叶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使得整个空间都显得凉爽而幽静。
尾联“秋色已不浅,菊英犹未芳”则是诗人情感转折的地方,虽然秋天的色彩已经变得不那么浓烈,但菊花的花蕊仍然保持着它那未被时间侵蚀的美丽,然而这种美丽却无法抵御时光的流逝,只能让人徒然感叹。
最后一句“安得骑黄鹄,相携游巫阳。”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渴望能够像传说中那样骑着黄鹄飞翔,带着美人一同去往巫山的最高峰——巫阳,以此来逃离现实中的孤寂与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美好时光难以留存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和暗示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无尽的思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