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必曾相识,新知即旧知。
却宜明月夜,共读谪仙诗。
话到三乘法,称予一字师。
来朝别君去,再订菊花期。
注释:
喜晤董海南:喜悦地会见董海南。
岂必曾相识,新知即旧知:难道一定是曾经认识的人吗?因为彼此都了解对方的思想观点,就可以说是“新知”。
却宜明月夜,共读谪仙诗: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可以互相读诗,交流思想。这里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李白,他被称为“谪仙人”,这里用来形容他的诗才横溢。
话到三乘法,称予一字师:我们讨论的问题很广泛,可以涉及到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在这里,我把他称为“一字师”,意思是说他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
来朝别君去,再订菊花期:明天早晨,我要离开这里,但我们还可以约定在秋天再次见面,那时我们可以一起赏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董海南的一次深情告别。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首句“岂必曾相识,新知即旧知。”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在初次见面时并不感到陌生,因为我们已经了解了对方的思想观点。这就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刻的理解和信任。
接着的四句“却宜明月夜,共读谪仙诗。”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明月之夜相聚的情景,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谈论着各种问题。这里的“谪仙”指的是李白,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被誉为“谪仙人”。
最后两句“话到三乘法,称予一字师。”诗人表达了他对这位朋友深厚的敬意。他认为这位朋友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善于运用辩证法。
最后的一句“来朝别君去,再订菊花期。”诗人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期待。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能再次相聚,共赏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