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不觉暝,罗衣怯晚风。
远星随月后,孤屿入云中。
归鸟争栖树,浮烟欲蔽空。
天涯一长望,怀思正无穷。

独坐

久坐不觉暝,罗衣怯晚风。

远星随月后,孤屿入云中。

归鸟争栖树,浮烟欲蔽空。

天涯一长望,怀思正无穷。

译文:
独自坐着,不知不觉天已黑了。薄罗衣被晚风吹得感到寒冷。远处的星星随着月亮一起移动,孤独的岛屿在云雾中隐现。归巢的鸟儿争相栖息在树上,浮动的烟雾仿佛要遮蔽天空。在遥远的天涯,我默默地望着远方,心中的思绪无边无际。

注释:

  • 独坐:独自坐着。
  • 久坐:长时间地坐着。不觉暝:不知不觉到了天黑的时候。
  • 罗衣:丝织品制成的衣物。怯晚风:害怕晚风吹袭。
  • 远星:远处闪烁的星星。随月后:跟随着月亮移动。
  • 孤屿:孤独的小岛。入云中:进入了云端。
  • 归鸟:归来的鸟儿。争栖树:争着栖息在树上。
  • 浮烟:飘动的烟雾。欲蔽空:似乎要遮住天空。
  • 长望:长久地眺望,引申为遥望。怀思: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夜幕降临时的所思所感。首句“久坐不觉暝”,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坐着而没有察觉天色已经变黑的情景。接下来,“罗衣怯晚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薄罗衣被晚风吹拂的感受,既展现了诗人的体恤之情,也透露出他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微妙感受。

第二联“远星随月后,孤屿入云中”则通过“远星”、“月后”和“孤屿”、“云中”等词汇,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图。诗人通过对星辰、月亮、小岛和云雾的细致观察,将自然景观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第三联“归鸟争栖树,浮烟欲蔽空”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通过对“归鸟”、“争栖”和“浮烟”、“欲蔽”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他不仅关注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一句“天涯一长望,怀思正无穷”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这里,诗人用“天涯”和“长望”来表达自己对远方的深深思念,同时用“怀思正无穷”来形容自己的情感是无尽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