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事业已全非,战罢当年染血衣。
千古不消亡国恨,江涛长挟旅魂飞。

【注释】舟泊芜湖:在芜湖停泊的船只。月夜:月光皎洁的夜晚,指夜晚。江上吟云:指在江面上咏唱《咏怀诗》的诗人。野月:指明月。吊魂:指悼念亡者。霜轮:指月亮,这里代指月亮。寂静:形容月亮的清冷。远天秋:指远天的秋天景色。谁怜:谁同情,谁可怜。独照:独自照亮,这里比喻诗人孤独一人。孤臣:指作者自己,自称是孤臣。泪洒向寒涛:泪水洒向寒冷的江流,形容悲伤到极点。万里流:流遍万里。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罢官南归途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感人,笔力苍劲沉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南朝”指宋朝,诗人以南朝自比,暗指自己曾任职于此;“已全非”则表示诗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十分不满,并感到失望。接着两句写诗人在江边吟诵《咏怀诗》的情景:“战罢当年染血衣”,表明诗人曾在战场上杀敌报国;“江涛长挟旅魂飞”,暗示诗人因战败而心灰意冷,无心恋战。

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千古不消亡国恨,江涛长挟旅魂飞。”意思是说:尽管历经千年沧桑,但国家的仇恨永不会泯灭,而诗人的爱国之心也永远不会消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沉的爱,以及他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江涛”、“霜轮”、“孤臣”等,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深度,给人以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