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昨争碧,疏荷今弄青。
微波想鸥鹭,永夜乱蛙萤。
明岁花应放,何时叶可听。
凭阑吾对汝,幽绝两忘形。

【注】1、细:细小。2、疏荷:荷花。3、微波:水中的涟漪。4、鸥鹭:水鸟。5、叶:树叶。6、凭阑:倚着栏杆。

【赏析】《山中观物杂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五首,此为其中的第四首。这首诗写诗人在深山幽谷中观赏野花、小草、荷花、鸥鹭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细草昨争碧”,意思是昨天还是绿油油的细长的小草,今天却变成了翠绿色。这里的“细”和“昨”分别表示时间上的细节和过去的时间,而“碧”则是指翠绿色。这句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

第二句“疏荷今弄青”,意思是现在这朵盛开的荷花,也变得绿油油的了。这里的“疏”和“今”分别表示空间上的稀疏和现在的时间,而“青”则是形容荷花的颜色。这句诗通过对比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

第三句“微波想鸥鹭”,想象水面上荡漾的微波像鸥鹭在水中游动一样,这句诗通过比喻,把水面的波纹比作鸥鹭在空中飞翔的轨迹,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纹的美丽景象。

第四句“永夜乱蛙萤”,想象在这寂静的夜晚,蛙鸣声和萤火虫的光点在黑暗中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句诗通过对夜晚的声音和光点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

第五句“明岁花应放”,设想在不久的将来,花朵会绽放出来,这里用“明岁”指代未来的时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希望在春天来临之际,能够看到美丽的花朵绽放。

第六句“何时叶可听”,思考什么时候可以听到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这里用“叶”指代树枝上的叶子,表达出对大自然声音的渴望和欣赏。

最后一句“凭阑吾对汝,幽绝两忘形”,站在栏杆前,我和你(指自然万物)相对无言,彼此都忘却了形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心无旁骛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