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合浦在零陵,千里奔流注洞庭。
三户人烟迷野黑,九疑山色渡江青。
云行岭上空朝暮,瑟鼓波中自窅冥。
故国愁心遥有寄,好随明月照柴扃。

【诗句注释】

  1. 潇湘:潇水、湘水,均发源于湖南。合浦:在今广东合浦县。零陵:今湖南零陵县。
  2. 三户:指三个渔民。人烟:指人居住的地方。野黑:指原野的黑色。
  3. 九疑山色渡江青:指九嶷山的颜色。渡江青:形容江水颜色青绿。
  4. 云行岭上空朝暮:指云雾缭绕的山岭上,早晚可见。朝暮:早上和晚上。
  5. 瑟鼓波中自窅冥:瑟鼓声在波涛中传来,声音遥远而幽深。瑟:古代弦乐器。
  6. 好随明月照柴扃:希望月亮能够照到柴门。柴扃:木制的门闩。
    【译文】
    潇水和湘水在零陵汇合,它们浩荡奔流注入洞庭湖。
    三个渔民的家在荒野上,远远望去一片漆黑;九座青山的颜色映照着江水,显得格外青翠。
    云在山上空行朝暮变换,瑟瑟鼓声在波涛中回荡深远。
    思念故国的愁绪随风远寄,就像那明月照亮了柴门。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登上潇湘烟雨楼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第一句“潇湘合浦在零陵,千里奔流注洞庭”描绘了潇湘二水的交汇之地——零陵,以及它们奔流不息,最终汇入洞庭湖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阔之美,也暗示了作者心中的壮志豪情。
    第二句“三户人烟迷野黑,九疑山色渡江青”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三户人烟在这里指的是渔民的住所,他们的存在使得原本荒凉的野外变得有生气;九疑山的青色与江水相映成趣,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这句诗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云行岭上空朝暮,瑟鼓波中自窅冥”继续描绘了自然景色中的云雾和波涛。云在山脉之间飘行,变幻莫测;瑟鼓声在波涛中回荡,让人感到深邃而神秘。这句诗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最后一句“故国愁心遥有寄,好随明月照柴扃”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虽然身处异地,但仍然怀念着故乡的亲人和朋友;希望借助明月的力量,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传递给他们。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深沉,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潇湘烟雨楼的自然景色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描绘,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