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无云雨所洗,长风舒波一万里。
大月入户天苍凉,幽人揽衣坐惊起。
孤光远映金轮峰,唤取空山生海水。
是时孟夏甫过望,太阴未觉亏全体。
老蟾飞镜入匡庐,骊龙吐珠出彭蠡。
一片愁心天地青,半空岛色星辰绮。
法宫钟鼓宵沈沈,雄压天声万山趾。
长廊可饭数百僧,浊酒相呼二三子。
夜深人稀声籁绝,犬吠虫吟清可喜。
诸天寂寂守龙象,下界纷纷斗牛蚁。
诸僧鼾睡了不闻,佛亦无言垂两耳。
绕庭千遍看未足,更欲开门觅山鬼。
愁入天边坏塔孤,梦飞海外神州几。
吾闻世界本沤浮,何况人身一稊米。
百年易尽如风镫,聚散死生皆偶尔。
要持屡劫妙明心,一学昭文绝成毁。
君知今夕是何年,佛在虚堂正弹指。

这首诗名为《归宗寺看月》,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翻译:

碧空无云雨所洗,长风舒波一万里。
诗句“碧空无云雨所洗”,描绘的是一幅晴朗的天空景象,没有云彩和雨水的洗涤,显得格外清澈。这里的“长风舒波”形容风势浩大,如同波涛一般起伏。

大月入户天苍凉,幽人揽衣坐惊起。
诗句“大月入户天苍凉”,描述月亮高悬,照进室内,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同时,“幽人揽衣坐惊起”则描绘了诗人因看到这明亮的月光而突然起身的情景,可能是被月光所吸引,感到一种深深的触动。

孤光远映金轮峰,唤取空山生海水。
诗句中的“孤光远映金轮峰”,指的是月亮的光芒照射在山峰上,形成一种美丽的画面。而“唤取空山生海水”则是说这明亮的月光使得原本平静的空山变得生动起来,仿佛海面上的波浪一样。

是时孟夏甫过望,太阴未觉亏全体。
诗句“是时孟夏甫过望”,指的是当时的日期已经是夏季的中旬,也就是过了初望之后的时间。这里的“太阴”是指月亮,“未觉亏全体”则表示月亮看起来依然完整无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老蟾飞镜入匡庐,骊龙吐珠出彭蠡。
诗句中的“老蟾飞镜入匡庐”,指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蟾蜍,它像镜子一样飞入庐山之中。而“骊龙吐珠出彭蠡”则描绘了一条骊龙吐出一颗珍珠的场景,这颗珍珠从彭蠡湖中出现。

一片愁心天地青,半空岛色星辰绮。
诗句“一片愁心天地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之情,这种情绪似乎渗透到了整个天地之间。而“半空岛色星辰绮”则描绘了天空中的岛屿和星星,它们在这片忧郁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美丽多彩。

法宫钟鼓宵沈沈,雄压天声万山趾。
诗句“法宫钟鼓宵沈沈”指的是一座寺庙里传来的钟鼓声,这些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深沉。而“雄压天声万山趾”则形容这些声音如同万山之巅的巨兽一般,威武无比。

长廊可饭数百僧,浊酒相呼二三子。
诗句“长廊可饭数百僧”描绘了一个长长的走廊上聚集着数百名僧人,他们在这里一起吃饭喝酒。而“浊酒相呼二三子”则表现了这些僧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他们在一起畅饮,互相呼唤着朋友。

夜深人稀声籁绝,犬吠虫吟清可喜。
诗句“夜深人稀声籁绝”描述了夜晚时分,人们已经入睡,只有偶尔的犬吠声和虫鸣声打破寂静。而“清可喜”则表达了对这些声音的喜爱和欣赏。

诸天寂寂守龙象,下界纷纷斗牛蚁。
诗句“诸天寂寂守龙象”描绘了天上的众神静静地守护着龙象,而地上的众生却忙碌着,如同斗牛般的蚂蚁一样。这种对比突出了人间与天上的差异。

诸僧鼾睡了不闻,佛亦无言垂两耳。
诗句“诸僧鼾睡了不闻”指的是寺庙里的僧侣们都已经打起了鼾声,不再发出声音。而“佛亦无言垂两耳”则形容佛祖也静静地垂下了耳朵,似乎在倾听着世间的一切。

绕庭千遍看未足,更欲开门觅山鬼。
诗句“绕庭千遍看未足”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庭院的深深眷恋,他已经看了无数次,但总觉得不够。而“更欲开门觅山鬼”则表示他还想再打开门去探寻山中的神秘鬼魅。

愁入天边坏塔孤,梦飞海外神州几。
诗句“愁入天边坏塔孤”形象地描绘了一座倒塌的塔楼孤独地耸立在天际,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忧愁和失落。而“梦飞海外神州几”则表示他的梦境飘向了遥远的海外神州,暗示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吾闻世界本沤浮,何况人身一稊米。
诗句“吾闻世界本沤浮”传达了诗人对于世界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整个世界就像泡沫一样飘浮不定,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人呢?

百年易尽如风镫,聚散死生皆偶尔。
诗句“百年易尽如风镫”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如同风吹灭的灯火一样迅速消散。而“聚散死生皆偶尔”则提醒我们生死聚散都是命中注定的偶然事件,不必过于忧虑。

要持屡劫妙明心,一学昭文绝成毁。
诗句“要持屡劫妙明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修炼的执着追求,他希望能够保持一颗智慧和悟性的心灵。而“一学昭文绝成毁”则表明他学习佛法的初衷是为了破除烦恼和痛苦,追求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

君知今夕是何年,佛在虚堂正弹指。
诗句“君知今夕是何年”是对友人的询问,表达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了解。而“佛在虚堂正弹指”则形容佛祖正在虚室之中弹奏手指,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慈悲。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人文情感以及佛教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领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