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趋官阁待春潮,笑语浑疑燕蓼萧。
乍听怒涛云浩浩,还看良月夜寥寥。
早知沙上无寒雁,可有仙人倚洞箫。
此日瀛壖成梦想,天边谁与度银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题材入手,抓住意象及作者的情感。然后分析诗歌中运用的手法。最后结合诗句内容作答。“斐亭听涛次韵”是第一联;“曾趋官阁待春潮,笑语浑疑燕蓼萧”是第二联;“乍听怒涛云浩浩,还看良月夜寥寥”是第三联;“早知沙上无寒雁,可有仙人倚洞箫”是第四联;“此日瀛壖成梦想,天边谁与度银桥”是第五联。
这首诗写诗人在海边听涛时的所见所感:初听怒涛如雷鸣,接着观看皓月当空,最后感叹自己不能与仙人共乘银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答案】
译文
曾赴官署等候春天潮起时,嬉笑间似乎听见燕蓼声息。
刚听到海波汹涌如怒雷,转眼间却看见明月高悬夜空中。
早知道沙洲之上没有孤雁,哪有仙人能倚着洞箫。
今日在海上已成为幻想,天边哪还有仙人与我共度银桥?
赏析:
此诗为登临之作。首句写去时,颔联写听时,颈联写观时,尾联写想时。诗中描绘了海浪拍击岩石、浪花飞溅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