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欣草木,一雨足郊原。
暮色林梢压,滩声枕上喧。
竹床疑水浸,茅屋似春温。
辗转过长夜,诗篇手自翻。
遇雨宿树杞林
满庭欣草木,一雨足郊原。
暮色林梢压,滩声枕上喧。
竹床疑水浸,茅屋似春温。
辗转过长夜,诗篇手自翻。
翻译:
在树木茂密的杞树林中避雨住宿,四周是盛开着各种花草的庭院。一阵阵春雨让郊外的原野更加生机勃勃。
傍晚时分,雨幕降临,使得树林中的枝叶显得更加沉重,而远处的溪流声音则仿佛在枕边轻声细语。
我躺在竹床上,感觉似乎被雨水打湿了一样,而简陋的茅屋则散发着春天般的温暖。
经过一个漫长的夜晚后,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于是便拿起手边的诗集,一页页翻阅起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注释:
- 遇雨宿树杞林:遇到下雨就在树木茂盛的地方(杞树林)里住宿。
- 满庭欣草木:庭院中开满了鲜花和草本植物。
- 一雨足郊原:一阵阵春雨让郊外的原野更加生机勃勃。
- 暮色林梢压:傍晚时分,雨幕降临,使得树林中的枝叶显得更加沉重。
- 滩声枕上喧:远处的溪流声音则仿佛在枕边轻声细语。
- 竹床疑水浸:我躺在竹床上,感觉似乎被雨水打湿了一样。
- 茅屋似春温:而简陋的茅屋则散发着春天般的温暖。
- 辗转过长夜:经过一个漫长的夜晚后,辗转难眠。
- 诗篇手自翻:于是我便拿起手边的诗集,一页页翻阅起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在杞树林中避雨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景和自己的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首联通过对草木和原野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颔联则通过描绘暮色、林梢、滩声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则通过比喻,将竹床和茅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尾联则是诗人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夜晚之后,选择通过阅读诗篇来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