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空翠绕,水秀活流长。
斸土培新笋,编茅护嫩秧。
门幽知客少,村寂正农忙。
何处书声朗,林门隐学堂。

注释

1 过头分庄:这是一首诗的题目,“过头分庄”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村庄的名字。

  1. 山明空翠绕:形容山林景色美丽,天空清澈,绿色的树木环绕着山峦。
  2. 水秀活流长:形容水流清澈,活泼,流动不息。
  3. 斸土培新笋:用锄头翻动土壤,培育新的竹笋生长。
  4. 编茅护嫩秧:用茅草编织覆盖,保护嫩绿的秧苗。
  5. 门幽知客少:门口安静,知道来访的人不多。
  6. 村寂正农忙:村子寂静,正是农忙的时候。
  7. 书声朗:读书的声音响亮清晰。
  8. 林门隐学堂:在树林的深处隐藏着学校。

译文

穿过山头的小路,山色空蒙翠绿环绕,
清澈的水波映照出活泼的流水长流不息。
挖开土块培养嫩竹笋,用茅草编织遮盖新生的秧苗。
门前静谧,知道客人并不多,村子里十分宁静,正是农忙时节。
何处传来读书声如此响亮,在树林中隐藏了一所学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从山到水,从土地到田野,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诗中的”斸土培新笋”和”编茅护嫩秧”体现了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赞美,而”门幽知客少,村寂正农忙”则揭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纯朴。最后一句”何处书声朗,林门隐学堂”带出了诗作的高潮和点睛之笔,让人联想到那隐藏在树林中的学堂,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整体上,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