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蹊瘦竹间寒梅,岩畔幽轩晚尚开。
别有钟声清似水,竟随归鹤入林来。
【注释】
杨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为秦岭支脉,因山上多松柏而得名。题壁六首:指作者与友人杨山人分别后,有诗相赠。六首,即六幅诗稿。成蹊:指诗人经过的地方留下深深的脚印,形容行路之久。瘦竹:竹子长势细弱。寒梅:梅花在冬天开放。岩畔:崖边的岩石上。幽轩:隐士的居所。晚尚开:傍晚时分仍然敞开。别有钟声:另有一种清脆悠扬的钟声。清似水:清脆的声音如同泉水一样清澈。竟随:竟然。入林来:进入树林。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是一首写景佳作。前二句写诗人来到杨山人隐居之地后,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苍翠欲滴的竹林和盛开的寒梅。竹林中,一条小路通向深处,而那片竹林又恰好掩映着一个隐士的小居——幽轩。“成蹊”,是指诗人经过这里时留下的深深的脚印,表明他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瘦竹”一句,写出了竹的特点,同时也点明此诗是在冬日写的,因为只有冬日里竹子才是“瘦”。
后两句是说,在这幽静的山林之中,还有那一声声清晰悦耳的钟声。这声音清脆悠扬,如泉水一般清澈,使人听了感到心旷神怡,仿佛那归去的仙鹤也随着这钟声飞入了林中。这里的“别有”,既指那清脆悦耳的钟声之外还有别的声响,也暗示诗人对这种清雅的钟声的喜爱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