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飞禽逐磬音,石坛幡影见深深。
诗人宿具开山手,世难旋移卜隐心。
老树刺天青自直,空潭留日绿还沈。
有情多是栖栖者,初地微茫岂易寻。

【注释】

天外:天空之上,高远之处;飞禽:飞翔的鸟。磬音:古时乐器磬击之声。石坛:指僧人修行之地,也指佛家讲经说法的地方。幡影:指佛教寺庙中飘扬的幡旗。宿具(su)开山手:即开山大师,是禅宗初祖达摩的弟子。世难旋移:世间纷扰多变。卜隐心:指隐居之心。老树刺天青自直:形容树根深深刺入岩石之中,颜色苍翠而笔直。空潭留日绿还沈:形容潭水清澈,倒映出太阳的绿色影子。有情多是栖栖者:指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初地微茫:比喻初到此地,一切都显得那么渺茫,不易寻觅。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塔”为题,通过对“礼莲池大师塔”这一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隐居山林的情怀。

首句“天外飞禽逐磬音”,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天空中的鸟儿追逐着磬音的画面。这里的“天外”指的是天空之上的高远之处,而“飞禽”则是指飞翔的鸟儿。诗人用“逐”字来形容鸟儿们争相追逐着磬音的情景,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次句“石坛幡影见深深”,则是诗人在仔细观察后发现的景象。这里所说的“石坛”指的是僧人修行之地,也指的是佛教寺庙中飘扬的幡旗。而“幡影”则是指佛教寺庙中飘动着的旗帜的影子。诗人通过“见”字的运用,将石坛与幡影紧密联系起来,使画面更为立体、生动。同时,“见深深”三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坛与幡影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两句“诗人宿具开山手,世难旋移卜隐心”,则是对诗人自己心境的描写。在这里,“诗人宿具开山手”指的是诗人曾经是一位禅师,有着开山手的技艺和经验。而“世难旋移”则是指世间纷扰多变,难以长久保持初心。最后一句“卜隐心”则是诗人想要隐居的心思。

最后四句“老树刺天青自直,空潭留日绿还沈”,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这里所说的“老树”指的是参天大树,而“刺天青自直”则形容这棵树根深深刺入岩石之中,颜色苍翠而笔直。而“空潭留日绿还沈”则描述了潭水清澈,倒映出太阳的绿色影子。这四句诗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最后一句“有情多是栖栖者,初地微茫岂易寻”,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叹。在这里,“有情多是栖栖者”指的是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他们总是忙于奔波忙碌,无法真正静下心来享受生活的美好。而“初地微茫”则表示诗人刚刚来到这个地方,一切都是那么渺茫不易寻觅。最后一句“岂易寻”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的表达,暗示着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