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阴地下潴春潦,便被儿童唤作池。
微雨复来时点缀,好风肯至亦涟漪。
白鹅绿鸭容相就,蚯蚓虾蟆圣早知。
江海自方吾与子,看渠泛泛得多时。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赏析诗句,首先明确每句的意象,然后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赏析。

本题中,“墙阴地下潴春潦”的意思是:墙根下积水成池,春雨时更显得碧绿。“墙阴”,指墙角处,“地下”,指墙脚下,“潴”,积聚。“春潦”,春雨,即春天的雨水。“春水”,指春水。“池”,池塘。“春水”在墙角处积水,便成了池子。“便被儿童唤作池”。

“微雨复来时点缀,好风肯至亦涟漪”,意思是:小雨又来了,点破了水面上的春色;春风拂面而来,使湖面上漾起了涟漪。“微雨”、“好风”,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点缀”、“涟漪”是诗人对自然景物变化过程的描述。“春水”在春雨和春风的影响下,由静止到动态,由静态到生机,表现出春水之美。这是写景的两句,也是写人、写事的两句。

“白鹅绿鸭容相就,蚯蚓虾蟆圣早知”,意思是:洁白的水禽和翠绿的鸭子在水中嬉戏,蚯蚓和蛤蟆也早早地知道了春雨的到来。“白鹅”与“绿鸭”,都是水禽。“蚯蚓”和“虾蟆”,都是水中的生物。“蚯蚓”与“虾蟆”,也都是水乡中的常见事物。“容相就”,相互靠近的样子。“圣早知”,圣明之主早就知道。“蚯蚓”“虾螟”等动物很早就知道了春雨的到来,而作者却没有提及,这是作者的用意所在。

“江海自方吾与子,看渠泛泛得多时”,意思是:江海自有它的方向和归宿,我们何必去计较?看着它们浩渺无边地流去,多一会儿又有什么关系呢?“江海”是作者的比喻,“泛泛”是水流的状态,这里指江海的气势磅礴。“方吾与子”指作者与朋友,“看渠泛泛”是指看着江海流去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江海有它的方向,不必去计较,我们何必计较这些呢?

【答案】

①墙根下积水成池,春雨时更显得碧绿。②春水由静到动的过程:春雨过后,微雨滴落于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春风拂面而来,使湖面上漾起一圈圈涟漪。③洁白的水禽和翠绿的鸭子在水中嬉水游弋,蚯蚓和蛤蟆也早早地知道了春雨的到来。④江海自有它的方向和归宿,我们何必去计较?看着它们浩渺无边地流去,多一会儿又有什么关系呢?⑤作者认为江海有它的方向,不必去计较,我们何必计较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