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板屋一龛镫,剩有袈裟典未曾。
昨夜瓮头应醉倒,满山风雨卧诗僧。
【解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小颠上人的,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第一句:“萧条板屋一龛镫”,意思是:萧条的茅屋中只有一盏油灯。“萧条”形容人或事物冷落、破败,也形容荒凉、冷清,“板屋”指的是简陋的房子;“一龛”指佛堂中的佛像,“灯”是照明用的器具;“萧条”和“板屋”“一龛”“灯”都是描写环境的,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第二句:“剩有袈裟典未曾。”意思是:只剩下几件破旧的袈裟典当了。“剩有”表示剩下的不多,“袈裟”即僧衣,是僧人所穿的一种长袍,佛教徒常穿着它,以示虔诚;“典”是借给人做抵押,“未曾”没有。这里写出了诗人因为生活困窘而典卖衣物的无奈,突出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昨夜瓮头应醉倒,满山风雨卧诗僧。”意思是:昨天夜里我梦见你喝醉了,在风雨中躺在山上,成了一位吟咏风月的诗人。“瓮头”是古代一种陶瓷酒器,用泥巴烧制而成,形状像一个大罐子,口小肚大,底较平;“醉倒”写出诗人思念朋友之情,“满山风雨卧诗僧”写出诗人想象中的一幅画面,诗人通过梦境表达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萧条的茅屋中只有一盏油灯,剩下一些破旧的袈裟典当了。
昨夜我梦见你喝醉了,在风雨中躺在山上,成为了一位吟咏风月的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友之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万峰山房小颠上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萧条板屋一龛镫,剩有袈裟典未曾”,写诗人的居处简陋而幽静,只有一盏油灯陪伴着他。寥寥数言,勾勒出诗人独坐于板屋之中,昏黄灯光下,面对残灯,思绪万千。“板屋”,简陋之屋,表现的是诗人生活的艰辛;“灯”,昏暗之光,表现的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一龛”,佛堂中的佛像,表现的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灯”“板”“龛”,三字均描绘出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个孤苦伶仃的形象,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昨夜瓮头应醉倒,满山风雨卧诗僧”。这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诗人设想自己已经醉倒,被风雨打得满身湿透,正卧在山中吟咏着诗歌。诗人借助梦来表达他对好友的思念,这种艺术处理使得整首诗显得格外生动有趣。“满山风雨”,将诗人的愁绪写得更加深沉。尾联“应醉倒”呼应了首联,由写物到写人,从现实转到梦境;“卧”与“醉倒”相映成趣,使全诗意在情理之中又出其不意之外。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