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高峰忽送青,风涛喧耳几曾停。
大罗天上霓裳曲,知有仙人记共听。
注释:
上年九日姚子芗招饮犬河月夜舟行六首
两岸高峰忽送青,风涛喧耳几曾停。
大罗天上霓裳曲,知有仙人记共听。
译文:
去年的九月九日,姚子芗邀请我饮酒于犬河之畔。那晚我们乘船沿河而下,两岸的山峰忽然间送来了青色,风吹浪打,水声震耳欲聋,似乎从未停止过。在天空中,我们看到彩虹横跨天际,如同仙境一般的美丽景色。我知道那里一定有一位仙人,他正在记录着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两岸高峰忽送青,风涛喧耳几曾停。
大罗天上霓裳曲,知有仙人记共听。
注释:
上年九日姚子芗招饮犬河月夜舟行六首
两岸高峰忽送青,风涛喧耳几曾停。
大罗天上霓裳曲,知有仙人记共听。
译文:
去年的九月九日,姚子芗邀请我饮酒于犬河之畔。那晚我们乘船沿河而下,两岸的山峰忽然间送来了青色,风吹浪打,水声震耳欲聋,似乎从未停止过。在天空中,我们看到彩虹横跨天际,如同仙境一般的美丽景色。我知道那里一定有一位仙人,他正在记录着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诗句:朝夕相依老病身,亦趋亦步最情亲。 译文:我们日复一日地相伴,彼此间的亲密无间让我深感欣慰。 注释: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锷所作的《诵拄杖》的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于与自己相伴的老伴儿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诗中的“朝夕相依”指的是他们日夜相互陪伴,共同度过了许多时光,而“老病身”则描绘了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困境,但依然携手共进。"亦趋亦步"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生活琐事中相互扶持的情景
【注释】 江乡:指家乡。夷门:古关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为商代末年卫国国君周文王子盗所筑,是春秋时郑国的西门。少年游:年少时出游。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作者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自长安南归洛阳途中所作。当时诗人正被贬谪至洛阳。这首诗写诗人因怀念故国而产生羁旅之情,并表达了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心情。 首联“江乡未许狎闲鸥,地北天南易滞留”,点出诗人的羁旅之思。江乡即故土家乡
【注释】 “上年”二句:是说上一年重阳节时,作者被姚子芗邀请在犬河月夜乘舟畅饮。 犬河:即今之黄河。 “尽”句:意思是河水尽处,水波也尽处,但月亮却依然皎洁如银。 “化作”句:是说月光普照大地,将九曲黄河的波涛全都映成了琉璃色。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黄河月夜景色。诗以“望”字起兴,描写了上年重阳节与友人姚子芗在黄河月夜饮酒的情景。“上下天光入望宽”,写诗人登上船头,举目四望,只见天幕低垂
【注释】:姚子芗招饮:姚文德公曾邀请过李商隐饮酒。姚子芗,名不详,为李商隐的友人。犬河:即指黄河。犬河月夜舟行六首:即《赠别》。 【赏析】:此诗是李商隐应约而作。他于大中七年(公元853年)秋天赴郑州任职,次年(大中八年)秋又转任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刺史。这期间,与友人姚文德公相聚甚密。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李商隐由梓州调任东川节度使判官时,姚文德公又为他设宴饯别,并写了这首《赠别》送行。
注释: 几尺云罗映水遥,金枝闪处翠旗飘。 若非月殿开青锁,定是星軿下降霄。 这几座山在远处隐约可见,云雾缭绕着山岭。 如果这不是在月亮宫殿的门前,一定是星星们降临到了天上。 赏析: 首句“几尺云罗映水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几座山峰在云雾缭绕的山岭中若隐若现,与水面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云罗”指的是云雾,而“映水”则表达了云雾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整句话通过对山峰
【注释】: 1. 商虞:泛指南方。 2. 舳舻(zhúlú):船。 3. 桴鼓:古代军中用以警众的鼓槌和木棍,这里指战鼓。 4. 薪属:柴火已经备齐。 5. 殊:差别、不同。 【赏析】: 首联写诗人即将到达南方。“前程闻已近商虞”是说听到前方的消息,已经快要到南方去了。“河水滔滔荡舳舻”是说眼前的景象,看到黄河的水滔滔不绝,河上的船只往来如梭。 颔联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闻
【注释】 嘲拄杖:这首诗是诗人自喻其诗。“老来此物”指自己的诗歌;“最相需”,即最为需要,因为年老后,写作更需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位置先防妥贴”是指写诗时,要先考虑自己的位置;“无”即不恰当、不得体。“却笑扶人原仗汝”指自己曾帮助过别人,如今却反过来被人扶着走;“自家犹是要人扶”指自己的诗作仍需要他人去评说、去修改。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喻其诗。首句说“老来此物最相需”,意指自己年老后
注释: 上界分明见斗台:在天上,可以看得清楚。 中流隐约过渐台:江水在中间流淌,隐约可以看到渐台的轮廓。 不妨便作乘槎看:为什么不把江水当作天河呢? 此水原从天上来:这条江水原来就是从天上流下来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江水的诗。首句以“见”字起笔,写天上有斗、渐二台,作者站在江边,仰观天宇,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从而引出了对江水的描写。第二句写江水在中间流淌,隐约可以看到渐台的轮廓
题陈小屏春明饯别图三首·其一, 枚乘马仙班又酒酣。 翻译: 匆匆两度送归骖,枚乘的诗才和仙班的身份再次让酒宴变得热闹。 注: 1. 枚乘:西汉文学家、辞赋家,代表作有《七发》等。 2. 马仙班:古代对骑术高超者的尊称。 3. 酒酣:饮酒过量,形容欢乐畅饮。 4. 骖:指马,古代用“骖”来称呼马。 5. 译文: 诗人匆匆地再次送别同伴,枚乘的才华横溢和仙班的身份再次让宴会变得热闹。然而
【注释】 1. 窗前:指室内。绿成阴:树叶茂盛,遮住了窗户。 2. 潋滟(liàn yàn)斟:酒液泛着微光的样子。 3. 迁叟:指晋代的陶渊明,因常独坐而饮酒,后人称之为“独饮”。 4. 息机:指放下世俗杂念,安于隐居生活。 5. 抵鹊:传说中能报喜信的鸟名,这里指传消息的人。 6. 呼卢:古时赌钱用语,以三枚铜钱掷骰子决定输赢,叫“呼卢”。 7. 瞢腾:迷糊、糊涂。 8. 君:对人的敬称。
注释: 几尺云罗映水遥,金枝闪处翠旗飘。 若非月殿开青锁,定是星軿下降霄。 这几座山在远处隐约可见,云雾缭绕着山岭。 如果这不是在月亮宫殿的门前,一定是星星们降临到了天上。 赏析: 首句“几尺云罗映水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几座山峰在云雾缭绕的山岭中若隐若现,与水面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云罗”指的是云雾,而“映水”则表达了云雾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整句话通过对山峰
【注释】 玉宇:天上的宫殿。真无纤翳:真的没有微尘遮蔽。芙蓉:荷花,这里指月夜中的月亮。晴空:晴朗的天空。珠宫贝阙:神话中的宫殿名,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蟾光:明月之光。照耀:照亮。 【赏析】 此诗写在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姚子芗相聚于河上,泛舟赏月饮酒之乐。首句“玉宇真无纤翳蒙”,说天宫真是一点杂质也没有,皎洁如玉,十分洁净;第二句“芙蓉一朵掷晴空”,说一轮圆月像一朵芙蓉花一样高悬在晴朗的天宇
【注释】:姚子芗招饮:姚文德公曾邀请过李商隐饮酒。姚子芗,名不详,为李商隐的友人。犬河:即指黄河。犬河月夜舟行六首:即《赠别》。 【赏析】:此诗是李商隐应约而作。他于大中七年(公元853年)秋天赴郑州任职,次年(大中八年)秋又转任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刺史。这期间,与友人姚文德公相聚甚密。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李商隐由梓州调任东川节度使判官时,姚文德公又为他设宴饯别,并写了这首《赠别》送行。
注释: 上界分明见斗台:在天上,可以看得清楚。 中流隐约过渐台:江水在中间流淌,隐约可以看到渐台的轮廓。 不妨便作乘槎看:为什么不把江水当作天河呢? 此水原从天上来:这条江水原来就是从天上流下来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江水的诗。首句以“见”字起笔,写天上有斗、渐二台,作者站在江边,仰观天宇,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从而引出了对江水的描写。第二句写江水在中间流淌,隐约可以看到渐台的轮廓
【注释】: 1. 商虞:泛指南方。 2. 舳舻(zhúlú):船。 3. 桴鼓:古代军中用以警众的鼓槌和木棍,这里指战鼓。 4. 薪属:柴火已经备齐。 5. 殊:差别、不同。 【赏析】: 首联写诗人即将到达南方。“前程闻已近商虞”是说听到前方的消息,已经快要到南方去了。“河水滔滔荡舳舻”是说眼前的景象,看到黄河的水滔滔不绝,河上的船只往来如梭。 颔联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闻
【注释】 江乡:指家乡。夷门:古关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为商代末年卫国国君周文王子盗所筑,是春秋时郑国的西门。少年游:年少时出游。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作者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自长安南归洛阳途中所作。当时诗人正被贬谪至洛阳。这首诗写诗人因怀念故国而产生羁旅之情,并表达了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心情。 首联“江乡未许狎闲鸥,地北天南易滞留”,点出诗人的羁旅之思。江乡即故土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