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未许狎闲鸥,地北天南易滞留。
千古夷门争伫想,特来补足少年游。

【注释】

江乡:指家乡。夷门:古关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为商代末年卫国国君周文王子盗所筑,是春秋时郑国的西门。少年游:年少时出游。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作者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自长安南归洛阳途中所作。当时诗人正被贬谪至洛阳。这首诗写诗人因怀念故国而产生羁旅之情,并表达了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心情。

首联“江乡未许狎闲鸥,地北天南易滞留”,点出诗人的羁旅之思。江乡即故土家乡,诗人不愿去接近那些不相识的鸥鸟,因为自己身在他乡,不能自由地往来。诗人说自己在洛阳滞留,是由于地处偏僻的地北天南,所以容易滞留不前。

颔联“千古夷门争伫想,特来补足少年游”,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用“伫想”二字,说明他日夜惦念着故里。夷门是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今偃师西南。据《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齐侯使管夷吾平阴与济,师还,行赏,秋七月辛亥,败戎师于頯,获长翟氏子叔姬。”杜预注曰:“夷门在河南偃师县西南。”因此“夷门”是诗人想象中的故乡。这句诗的意思是:千百年来,我多少次站在那里凝望,如今特地从这地方前来,以弥补我那少年时代没有机会游览故乡的遗憾。

尾联“千古夷门争伫想,特来补足少年游”,是说诗人虽然已经来到故乡,但仍然像当年那样,站在夷门上凝望着远方。这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表现了他的豪气、远志,更显示了他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愤懑。此联一反前两联的凄清、寂寞,表现出一种旷世的雄浑气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