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阶浸月华,心怯花铃警。
鸳鸯知未眠,不定枯荷影。
池塘明水烟,幽梦闲来去。
隔墙刀尺声,冷答秋虫语。
《秋词》
秋日夜晚,月光洒在华丽的台阶上,映出层层的月华。我内心感到恐惧,生怕那些花铃会发出警示之声。此时,鸳鸯也似乎并未进入梦乡,它们栖息在摇曳不定的枯荷之上,影子时隐时现。池塘里的水面上弥漫着水烟,我的梦境也随之飘荡起来。隔着墙头传来刀尺声,那是秋天里寒蝉凄切的鸣叫声,仿佛在冷答着我那寂寞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夜晚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夜世界。
首句“瑶阶浸月华”,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华丽的台阶,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浸”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月光的柔和,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气息。
接着“心怯花铃警”,表达了作者对花铃的畏惧之情。这里的“心怯”一词,既揭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又突出了花铃的响亮和突兀。
“鸳鸯知未眠,不定枯荷影。”描述了鸳鸯和枯萎的荷叶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氛围。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池塘明水烟,幽梦闲来去。”这句诗描绘了池塘中水烟袅袅升起的情景,以及作者在梦中随意徜徉的画面。这里的“幽梦闲来去”既展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情,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些许浪漫的气息。
最后两句“隔墙刀尺声,冷答秋虫语。”以刀尺声和秋虫语作为背景,形成了一种静与动、冷与暖的对比效果。这两句诗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了秋天夜晚的美丽与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