捃拾瓢中今岁诗,衡门缓步向江湄。
贫应同谷搜黄独,老合商颜拾紫芝。
带索自成高士传,买山谁乞故人资。
焚鱼学士书床在,一字何曾可救饥。
丁丑年除夕,作者捡拾瓢中的旧作诗歌,缓缓地走向江边。
贫穷应该像陶渊明那样寻找黄色的独角仙,衰老应该像商山四皓那样寻找紫色的灵芝。
自成高士传的带索,买山谁乞故人资的书籍?
烧鱼学士的书在床上,一个字何曾可救饥?
捃拾瓢中今岁诗,衡门缓步向江湄。
贫应同谷搜黄独,老合商颜拾紫芝。
带索自成高士传,买山谁乞故人资。
焚鱼学士书床在,一字何曾可救饥。
丁丑年除夕,作者捡拾瓢中的旧作诗歌,缓缓地走向江边。
贫穷应该像陶渊明那样寻找黄色的独角仙,衰老应该像商山四皓那样寻找紫色的灵芝。
自成高士传的带索,买山谁乞故人资的书籍?
烧鱼学士的书在床上,一个字何曾可救饥?
杜门久与故人违,忽有音书到竹扉。 过眼物华双鸟翼,惊心风雨一牛衣。 春云江树黄泥坂,秋水渔灯赤鼻矶。 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 注释:杜门:闭门。故人:老朋友。忽有音书到:突然得到来信。却寄:寄给我。双:成对的。双鸟翼:比喻成双的书信,如鸟儿的翅膀。惊心:内心感到震动。一牛衣:指牛一样的蓑衣,用来遮挡风雨。春云江树黄泥坂:春天的云雾笼罩着江边的树木,覆盖在黄泥坂上的春云。秋水渔灯赤鼻矶
诗句解析: 1. “高楼自古足登临”:表达了自古以来,高耸入云的建筑都是登高远望、观赏风景的理想之地。 2. “此日逢君载酒寻”:在这一天遇到你,携带美酒一起寻找乐趣或是为了庆祝某事。 3. “花信正来梅落后”:花开的季节来临,梅花却已经凋谢;形容时间的迅速和春天的短暂。 4. “春光渐入柳丝深”:春天的景色渐渐浓郁,柳树的枝条也变得深厚了。 5. “江山并是樽前客”:无论是山还是江
我们来解读题目中的“望小孤山”。 1. 诗句: - “沧江涌拳石,何山作鼻祖。” - “长风万里浪,漰湃自今古。” - “飞鸟动云根,悬崖垂线缕。” - “其阴凝积雪,其阳溜花雨。” - “帆景入嵌空,烝岚相吞吐。” - “三面阻跻攀,嶙峋无寸土。独立天使然,岌岌绝俦伍。” 2. 译文: "在长江中涌动着拳头大小的岩石,何山是它鼻祖。" "万里长风卷起巨浪,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舒二过饮江斋 郁郁园中花,粼粼水底石。 秋风吹夕阳,照此邂逅客。 草阁步徘徊,佳期良不易。 矫首望青冥,眷言怀曩昔。 悠悠千载间,寂寥扬子宅。 俯听寒螀声,仰视浮云白。 清尊琥珀光,且当共今夕。 诗句释义 1. 舒二过饮江斋 - 关键词:舒二,过饮,江斋 - 注释:诗的开头提及的人物“舒二”,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辈,他们共同来到江边的酒舍(即“江斋”)。 - 赏析
【解析】 “南征写怀”是这首诗的标题,也是全诗的中心。“南征”即向南出征,借指仕途不顺。“写怀”就是抒发感情。从题目可知,作者在南方出征期间写下了这首诗。“南征”二字点明写作时间、地点和事件。“写怀”,说明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因事有感而作。 颔联“无复振衣临广武”,“振衣”意为抖落身上的尘土;“广武”是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禹县西。这句诗意思是说
【解析】 1. “读方”是“读方家书”的简称,意为阅读方家书信。“方合山”即方干,唐代诗人,号“苍玉”,人称“诗狂”。他一生以诗著称,尤长于七言律、绝句,与郑谷友善并称“郑方”。本诗作者应为方氏后人。“方家”指方干的后代,也泛指读书人。 2. “万卷书”是“万卷书”的简称,意为藏书丰富。“此身”是指诗人自身。“楼居”是“楼居生活”的简称,意为在楼上过着的生活。“岂全贫”是“岂全无贫”的简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检山雨堂遗集》。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结客天涯书卷随,名场才老数偏奇。 - 结客:指结伴而行,形容到处游学或流浪生活。 - 天涯:指四处漂泊,比喻人生旅途漫长。 - 书卷随:意即随着行旅而携带书卷。 - 名场才老数偏奇:在众多成名的士子中显得特别突出或与众不同。 心劳元结当官牒,泪尽刘蕡下第诗。 - 心劳:心中烦恼或忧虑。 - 元结: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辰溪县,临溪斗大一孤城,复嶂曾崖路不平。委巷逢人多鴂舌,莱田极目少牛耕。官程空有停骖馆,诏使曾无负弩迎。漠漠荒烟豺虎窟,天寒日暮客心惊。 注释:辰溪县,在今湖南省辰溪县,地处湘西山区,地势险峻。临溪,指临近溪流的高地。斗大,形容很小。复嶂,重叠的山峰。曾崖,陡峭的山崖。委巷,指小巷。多,很多。鴂舌,比喻尖利、毒辣的话语。莱田,泛指良田。极目,远望。曾无,没有。空有,徒然。骖馆,供车马休息的馆舍
丁丑年除夕,作者捡拾瓢中的旧作诗歌,缓缓地走向江边。 贫穷应该像陶渊明那样寻找黄色的独角仙,衰老应该像商山四皓那样寻找紫色的灵芝。 自成高士传的带索,买山谁乞故人资的书籍? 烧鱼学士的书在床上,一个字何曾可救饥
薄暮 薄暮何人到,喧呼江上村。 发仓逢谒者,图绘得监门。 已到颠危极,犹蕲覆露恩。 刍尧如可献,民瘼尽堪论。 译文: 傍晚时分,没有人来到这个村庄,只有嘈杂的喧哗声从江上传来。我打开粮仓时,遇到了一个前来拜访的人,他手里拿着一幅画,看起来像是一幅画,我不禁感叹自己的命运如此凄凉! 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但仍在期待得到皇帝的恩典和庇护。如果有机会献上刍尧(一种祭祀用的草)
【解析】 “南征写怀”是这首诗的标题,也是全诗的中心。“南征”即向南出征,借指仕途不顺。“写怀”就是抒发感情。从题目可知,作者在南方出征期间写下了这首诗。“南征”二字点明写作时间、地点和事件。“写怀”,说明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因事有感而作。 颔联“无复振衣临广武”,“振衣”意为抖落身上的尘土;“广武”是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禹县西。这句诗意思是说
辰溪县,临溪斗大一孤城,复嶂曾崖路不平。委巷逢人多鴂舌,莱田极目少牛耕。官程空有停骖馆,诏使曾无负弩迎。漠漠荒烟豺虎窟,天寒日暮客心惊。 注释:辰溪县,在今湖南省辰溪县,地处湘西山区,地势险峻。临溪,指临近溪流的高地。斗大,形容很小。复嶂,重叠的山峰。曾崖,陡峭的山崖。委巷,指小巷。多,很多。鴂舌,比喻尖利、毒辣的话语。莱田,泛指良田。极目,远望。曾无,没有。空有,徒然。骖馆,供车马休息的馆舍
薄暮 薄暮何人到,喧呼江上村。 发仓逢谒者,图绘得监门。 已到颠危极,犹蕲覆露恩。 刍尧如可献,民瘼尽堪论。 译文: 傍晚时分,没有人来到这个村庄,只有嘈杂的喧哗声从江上传来。我打开粮仓时,遇到了一个前来拜访的人,他手里拿着一幅画,看起来像是一幅画,我不禁感叹自己的命运如此凄凉! 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但仍在期待得到皇帝的恩典和庇护。如果有机会献上刍尧(一种祭祀用的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检山雨堂遗集》。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结客天涯书卷随,名场才老数偏奇。 - 结客:指结伴而行,形容到处游学或流浪生活。 - 天涯:指四处漂泊,比喻人生旅途漫长。 - 书卷随:意即随着行旅而携带书卷。 - 名场才老数偏奇:在众多成名的士子中显得特别突出或与众不同。 心劳元结当官牒,泪尽刘蕡下第诗。 - 心劳:心中烦恼或忧虑。 - 元结: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舒二过饮江斋 郁郁园中花,粼粼水底石。 秋风吹夕阳,照此邂逅客。 草阁步徘徊,佳期良不易。 矫首望青冥,眷言怀曩昔。 悠悠千载间,寂寥扬子宅。 俯听寒螀声,仰视浮云白。 清尊琥珀光,且当共今夕。 诗句释义 1. 舒二过饮江斋 - 关键词:舒二,过饮,江斋 - 注释:诗的开头提及的人物“舒二”,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辈,他们共同来到江边的酒舍(即“江斋”)。 - 赏析
【解析】 1. “读方”是“读方家书”的简称,意为阅读方家书信。“方合山”即方干,唐代诗人,号“苍玉”,人称“诗狂”。他一生以诗著称,尤长于七言律、绝句,与郑谷友善并称“郑方”。本诗作者应为方氏后人。“方家”指方干的后代,也泛指读书人。 2. “万卷书”是“万卷书”的简称,意为藏书丰富。“此身”是指诗人自身。“楼居”是“楼居生活”的简称,意为在楼上过着的生活。“岂全贫”是“岂全无贫”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