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久与故人违,忽有音书到竹扉。
过眼物华双鸟翼,惊心风雨一牛衣。
春云江树黄泥坂,秋水渔灯赤鼻矶。
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
杜门久与故人违,忽有音书到竹扉。
过眼物华双鸟翼,惊心风雨一牛衣。
春云江树黄泥坂,秋水渔灯赤鼻矶。
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
注释:杜门:闭门。故人:老朋友。忽有音书到:突然得到来信。却寄:寄给我。双:成对的。双鸟翼:比喻成双的书信,如鸟儿的翅膀。惊心:内心感到震动。一牛衣:指牛一样的蓑衣,用来遮挡风雨。春云江树黄泥坂:春天的云雾笼罩着江边的树木,覆盖在黄泥坂上的春云。秋水渔灯赤鼻矶:秋天的水中映照出渔人的灯火,赤鼻矶是渔人常用的地名。日暮狂歌当浊酒:天色已晚,狂放地吟唱诗歌来消愁解闷,就像喝着浊酒一般。西望:向西远望。思依依:思念之情难以排遣,令人哀伤不已。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收到友人张师石的来信后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久居深山,远离尘嚣,与朋友失联,忽然收到信函的喜悦心情。然而,信中的内容并没有让诗人完全满意,他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失落和惆怅,因此他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杜门久与故人违”,直接点明自己因隐居而长时间没有联系老朋友张师石,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失联的无奈。第二句“忽有音书到竹扉”,则表现了诗人接到好友来信时的惊喜和欣喜。第三句“过眼物华双鸟翼”,以成双的书信比喻为信使,暗示了朋友来信的内容令自己感到意外和吃惊。第四句“惊心风雨一牛衣”,则是写收到信件后内心的震动,仿佛感受到了风雨交加的天气,以及那件像牛一样披风的蓑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收到信后诗人的心理活动。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写了收到信后,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到的心情。最后两句“日暮狂歌当浊酒,不禁西望思依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收到消息而产生的激动心情,以及他对远方的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