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头未白,一树已飘零。
石古云无性,潭空月有灵。
暮天同脉脉,生事但冥冥。
不识禅关近,藏山雨气青。

【注释】

通天岩: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夜坐书怀:晚上在山中静坐,抒发感慨。

【译文】

山上的和尚年事已高,但头发还未花白;一树梅花凋零了。

石上古迹没有生机,潭水空荡荡只有月亮映照。

暮色苍茫,云气缭绕,一切都笼罩在朦胧之中。

生的事总是难以明辨,冥冥之中似乎有禅意。

不知这禅关在哪里,只见山间雨气青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通天岩景色和抒发感慨的七律,首联写景,颔联写物,颈联写事,尾联抒发感慨。

“山僧头未白”,是说自己虽老而未白,“一树已飘零”写通天岩上的梅树,已是枝繁叶落。这里用“头未白”和“已飘零”两个词,既写自己年事已高,又以“一树”比“满头”,形象地写出了山寺中的衰败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易老的感慨。

“石古云无性”,写山石经年累月被风雨侵蚀,变得面目全非;“潭空月有灵”,写潭水因风月交辉,而显得更加清澈透明。两句诗,一个突出石头的“古”,一个突出潭水的“空”,都写出了山寺中的萧瑟荒凉之感。这里用“无性”、“有灵”这两个词,既写出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也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暮天同脉脉”,写天色渐晚,云气迷蒙,一切仿佛都在朦胧之中。这一句既是实写通天岩上的景象,又是虚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诗人在这里,把自然景物和自己的感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生事但冥冥”,写的是自己对世事的感叹。这句诗既点出题旨,又使整首诗有了归宿。

尾联“不识禅关近”,是说自己虽然对禅宗的奥秘还不太明了,但总觉得山中有一种清冷的气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俗事。这里的“禅关”,既是指禅宗的入门,也是指山中清冷的气息,更是指作者自己对禅宗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通天岩上的景物以及自己在山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对禅宗奥秘的探索,也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