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外日光芒角动,残年出户昼常阴。
寥天有此登高兴,暮雨飘残隔岁心。
役役谈兵清议在,冥冥入世几人深。
迷离爆竹千家晚,针孔光阴耐苦吟。

甲午除夕登台北城楼瘴外日光芒角动,残年出户昼常阴。

寥天有此登高兴,暮雨飘残隔岁心。

役役谈兵清议在,冥冥入世几人深。

迷离爆竹千家晚,针孔光阴耐苦吟。

【注释】

甲午:指1874年(光绪十年)。台北城:位于今台湾省台北县。瘴:南方湿热之地。

光:光明。角:角落。动:闪烁。

残年:残年之末。出户:走出门外。

寥天:辽阔的天宇。登高兴:登上城楼时感到心情愉悦。

冥冥:昏暗。入世:进入人世。

迷离:迷蒙模糊。爆竹声:指新年放鞭炮的声音。

针孔:缝纫用的针孔。光阴:时间,此处指日子。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的作品。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他在1842年离开家乡山阴到福建任职,1865年又到夔州任通判。这首诗就是他在夔州登高望远,看到四川盆地的辽阔和暮雨霏霏的景象而写下的。

首句“瘴外日光芒角动”,写陆游在瘴气笼罩的南疆看到太阳光芒四射。这一句既写景,也寓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之情。

第二句“残年出户昼常阴”。“残年”即老年,陆游此时已六十八岁了。诗人说:“我出户的时候,常常看到天被云雾遮住。”这句中“出户”、“昼”字都写出陆游晚年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寥天有此登高兴”,“寥天”即辽阔的天空,“登高兴”是指登台观景时的心情。诗人登高望远,心胸开阔,感到精神振奋。

第四句“暮雨飘残隔岁心”。这句诗中的“暮雨”是指傍晚的雨。“残”字表明诗人在新的一年里依然怀有愁思。

五、六两句“役役谈兵清议在”,“役役”意为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地谈论军事问题;“清议”即清正的言论或议论。陆游认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很黑暗,所以他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今日朝廷之事,一涉言兵,便以为狂诞不经。然天下大势可知矣。”这里说的“清议在”,实际上是暗含着对当局的讽刺。

七、八句“冥冥入世几人深”,“冥冥”指昏昧不清,这里比喻政治上的黑暗。陆游认为当时真正懂得国家大事的人不多。

九、十句“迷离爆竹千家晚”,“迷离”形容烟花燃放时的朦胧景象。“千家晚”指烟花燃放时整个山谷都亮了起来。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感到欣慰而又无奈。

十一、十二句“针孔光阴耐苦吟”,这里的“光阴”指的是时间,“苦吟”则是指刻苦的写作。陆游晚年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始终不忘报效祖国。他一生酷爱读书,喜欢作诗。他虽然生活困窘,但仍然坚持写作,以抒发他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这首七律通过对成都平原上暮雨霏霏的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忧心如焚、身陷困境的复杂情感,反映了陆游晚年生活的艰苦和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全诗风格沉郁悲凉,意境深远广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