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空对白蘋洲,黄鹤何从问昔游。
潮汐暗分湘汉水,烟云寒合洞庭秋。
千年骚赋闻湘瑟,三楚雄风入庾楼。
羁客萧凉频北顾,大堤难系木兰舟。

【注释】

①武昌:今湖北武汉市。城:指长江边之武昌古城。空对白蘋洲:面对白蘋洲,是说登临古城墙,只见一片白蘋(一种浮草)在江中飘荡。②黄鹤:传说中的仙人所乘的仙鹤,相传能飞升到天上去。③湘汉水:即长江。④骚赋:屈原作《离骚》,后人因称文学作品为“骚”。⑤三楚:指湖南、江西一带。雄风:雄壮的气势。⑥羁客:游子。⑦大堤:即白堤,位于杭州西湖苏堤之上。⑧木兰舟:木兰舟,古代传说中神女木兰的船。

【译文】

高耸的武昌古城面对着茫茫的白蘋洲,黄鹤楼又在哪里呢?

长江潮汐和湘水的潮流暗合在一起,云雾弥漫寒意袭人的洞庭秋色。

千年来传颂的骚人骚曲,如今又在三湘九曲的雄浑中听到;雄壮的气势如庾亮楼般雄踞于大江之中。

我身为客子,常常眺望北方,思念家乡,难系木兰舟归去。

【赏析】

此诗首联描写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景象,诗人站在高高的武昌城上,面对的是一片辽阔的白蘋洲,眼前是浩瀚的江水,耳畔是滔滔的江声,这种开阔的视野让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第二句紧承首联而来,诗人转而思考自己的故乡。他想到了那片曾经陪伴他度过无数个日夜的黄鹤楼,但不知它现在何方?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所见。他发现长江的潮汐和湘水的流向竟然如此相似,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而此时正值秋季,洞庭湖上的烟雾与天空中的云彩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寒意袭人的秋日景象。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入对历史的回顾,作者提到了屈原的《离骚》。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屈原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命运的抗争,更体现了他的才华和情感。而三楚之地更是雄壮的,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他作为一位游子,常年漂泊在外,心中始终装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常常向北眺望,希望能回到那温暖的怀抱中。然而,无论他多么努力地想要回去,却总是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这让他感到十分无奈和悲伤。

这首诗以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为引子,通过对其所见所闻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饱含深情,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