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里久传江右盛,琴书偶作锦城游。
谁怜杜子贫如洗,老向三川客未休。
【注释】
遣怀:抒发情怀。刘、秦:分别指诗人的朋友刘玉斋和秦思斋。明府:对县令的尊称。里:指家乡。江右:江西。锦城:成都的别称,这里以成都代指江右。杜子:杜甫。“谁怜”二句:杜甫在夔州的贫病交加,像被水洗过一样,他年老体衰,客居异乡,还没有回去。三川:泛指四川一带,因蜀郡、广汉郡、犍为郡都位于四川境内而得此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成都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自己久客他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首联“新秋遣怀戏赠刘玉斋并柬秦思斋明府。”点明时间是秋季,地点在成都。刘玉斋和秦思斋都是作者的朋友,他们两人因为同游于成都,所以作者对他们特别地亲近。用“遣怀”二字,表明了作者此时的心情。
颔联“谁怜杜子贫如洗,老向三川客未休。”是说,谁可怜我这样贫困潦倒啊!我的一生都困守在三川(泛指川西地区)这个穷地方。杜甫生活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至唐代宗大历初年(712—766年),他的一生都在漂泊流浪之中度过,直到759年才结束这段生活。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情况,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作者用“贫如洗”和“客未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愁和无奈。
尾联“江右久传江右盛,琴书偶作锦城游。”是说,江右(即今江西省)自古以来就有“江右盛”的美名,而我也常常带着琴书到那里去游玩。这里,作者把故乡和成都联系起来,用“江右盛”来形容故乡的美好风光,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