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单裘出郭门,绕堤得得又前村。
官卑春草欺袍色,年长秋霜上鬓痕。
老仆携茶行踯躅,稚儿索果语温存。
繁华易惹青年恨,风雪荒寒黯客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画出相关诗句,最后分析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和情感。
“早春携鹤儿出郊”中“早春”“携鹤儿出郊”、“鹤儿”等关键词是此诗的意象,这些意象都带有某种特殊的含义:鹤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早春”一词又暗示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出郊”则表明了诗人与家人的别离;“携鹤儿出郊”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带着鹤儿出门,这既体现了鹤儿的孤独,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
“疲马单裘出郭门,绕堤得得又前村。官卑春草欺袍色,年长秋霜上鬓痕。”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句,其中“官卑”、“春草”、“袍色”、“秋霜”“鬓痕”等都是关键词。第一句中的“出郭门”点明了诗人出发的地方,“疲马单裘”则描绘出了一幅出行时的场景,“官卑”则表现了诗人仕途的不顺,“春草欺袍色”则写出了春日里草的颜色比人的衣袍还鲜艳,暗指官场上的小人当道,第二句中的“绕堤得得”则写出了诗人行走的轻快,“又前村”则说明他已经到达了前村,“官卑”与“春草欺袍色”相照应,“年长秋霜上鬓痕”,则写出了年岁增长,岁月无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官卑”“年长”与“春草欺袍色”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愤。
第三联“老仆携茶行踯躅,稚儿索果语温存。”“老仆携茶”则表现了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同时“稚儿索果”这一细节描写更增加了家人之间的亲情,而“语温存”则写出了家人之间和谐的氛围。
第四联“繁华易惹青年恨,风雪荒寒黯客魂。”则是整首诗的总结性句子,从全诗来看,这两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内心的悲凉,而“繁华易惹青年恨”,则写出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之情,而“风雪荒寒黯客魂”,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之感。
【答案】
译文:早春时节,我带着鹤儿到郊外去游玩。我骑着疲惫的马、穿着单薄的皮袍出了城,绕过堤坝又到了前村。官小啊,被春草欺侮得无地自容
(我)年老了,秋风吹拂的霜气已经爬上了我那满是皱纹的鬓发。
家人为我提着茶壶行走在路上(我)踌躇不前,孩子索要果实(我却)言语温柔。
繁华热闹容易惹人怨恨,风雪严寒让人感到孤单寂寞。
赏析:
《早春携鹤儿出郊》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篇七律。这首诗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写景抒情,即通过写自己的游历活动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孤寂。
诗的前两联写自己出游的情景。首句交代了出游的时间——早春;地点——郊外;对象——鹤儿。次句先交代了自己出门的原因:为的是让鹤儿陪伴着出游。“携”字写出了自己对鹤儿的感情。“单裘”“出郭门”点明时间、地点和身份;“绕堤得得又前村”,“绕堤”、“得得”都是写走路时的情景,写出了诗人轻快的步态。“又前村”则表明了目的地。
后两联抒发了自己的感情。颔联由外及内,先写自己的所见:官微啊,被春草欺侮得无地自容;年老了,秋风吹拂的霜气已经爬上了自己那满是皱纹的鬓发。颈联由内及外,先写家人为自己提着茶壶行走在路上(我)踌躇不前。“老仆携茶行踯躅”,这是家人为自己提的茶壶,“踯躅”就是徘徊的意思。“稚儿索果语温存”,这是孩子索要果实,“温存”则是说孩子话语柔和、亲切。“汲泉烹茗带茶烟,煮茗煎茶生晚火”两句是写自己烹茶的情景。
尾联由内及外,先写自己的心情:繁华热闹容易惹人怨恨,风雪严寒让人感到孤单寂寞。“繁华易惹青年恨,风雪荒寒黯客魂”两句则是全诗的总结性句子。从全诗来看,这两句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内心的悲凉,而“繁华易惹青年恨”,则写出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之情,而“风雪荒寒黯客魂”,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之感。